防汛一线党旗红——南平市直机关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洪攻坚战
6月9日以来,南平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全市普降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南平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坚持人民至上,冲锋在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快速反应,及时会商部署
市直各相关部门党组织细化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将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防汛各项应对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下沉一线,指导防汛工作,现场察看人员转移、安置点安全、应急救援准备等情况。市应急局、气象局、水文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先后14次召开会商部署会,滚动会商研判,发出通报明电等24期。基于雨量汛情监测分析,针对性提出十条防御措施,发出致市民的一封信,提示公众增强防汛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安全。市应急局等多个部门党组第一时间召开防御暴雨洪水工作专题会议,制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要求紧盯工程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等重点环节,严格落实行业部门责任,以战时状态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二、周密部署,精准指挥调度
市直各相关部门党组织组成5个专项工作组全面进驻指挥部,联合会商、联合调度、联合指挥。根据汛情变化,及时调整响应等级。各部门认真落实防汛工作机制,全市6500余名防汛责任人下沉一线。严格落实好暴雨红色预警响应联动、临灾预警“叫应”等机制,根据汛情态势,全天候、点对点调度重点县、乡,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叫应”到责任人,为防御工作争取更多“提前量”。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在防汛救灾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突出重点,落细各项措施
市水利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等部门党组织全面部署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小流域山洪、道路交通、在建工地、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巡查监测,落实群防群测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转移,累计巡排查隐患点2698处次、高陡边坡11931处次、群测群防27618人次,出动技术人员290人次,锚固494艘水上船舶、停运客运车辆222条1120班,520个在建工地全部停工 ,62个A级以上景区全部关闭。响应期间水上龙舟停止训练、暂停比赛;加强对水库、山塘、电站、堤防的巡查检查,做到每日至少一巡查,科学调度水库,提前腾库预泄。
四、强化宣传,提高群众意识
市气象、水文等部门即时发布气象雨情水情等信息,市有关新闻媒体围绕预警信息、防汛措施、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等开展宣传报道。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不间断滚动播出走字信息1.7万余条次,发布提醒短信1190万余条。通过“万屏联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广泛发布到户到人,切实增强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