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公安机关闻“汛”即动硬核守护汛期安全

2024-06-20 15:24:45 来源: 南平公安机关 作者:黄庆

6月9日至18日,南平遭遇持续性暴雨侵袭,境内7条河流14站先后发生66站次超警戒水位洪水,多地出现积涝、山体塌方、泥石流等情况,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南平市各级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公安厅党委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全警全力,奋战攻坚,从严从实抓好组织部署、指挥调度、隐患整改、转移避险、预警宣传、应急保障等各项防汛抢险工作,累计投入应急救援警力21600人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7748处,转移受灾群众21946人,救援946人,硬核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众志成城,迎战部署迅速到位。一是高度重视,全警备战。副市长、公安局长洪永新先后召开市公安局党委(扩大)会议、全市公安机关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等系列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将防汛抗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毫不松懈地抓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措施落实;全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战时响应,全员取消休假和周末休息,保持24小时战备状态。二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副市长、公安局长洪永新专门深入建阳、松溪、政和等地基层所队、路面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抢险工作,要求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切实做好交通管控、巡逻巡查、人员转移、应急处突等工作;市县公安机关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分赴各易受灾区域一线督战,与民警并肩作战。三是完善预案,强化保障。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加强气象信息和各类汛情、险情、灾情信息收集研判,有针对性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专门组织机关青年民警成立应急处突队,调配卫星通讯电话130部、应急发电机28台、冲锋舟82艘等应急救援物资,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全力以赴,防汛抢险冲锋在前。一是抓实隐患排查。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点多、线长、面广的工作优势,紧盯城乡积涝积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易发的重点区域、部位,组织交警、派出所等警种警力,积极会同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及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拉网式排查风险隐患,逐一落实整改防范措施。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共封闭景区非景区景点318处,关停轮渡码头25处。二是强化疏堵保畅。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效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全警管交通”模式作用,抽调各县(市、区)机关警力619人组建交通勤务支援队,会同各级交警部门加强水毁沉降、塌方滚石、树木倒伏等重点路段巡逻管控,科学设置安全警示牌,临时管控管制涉险道路335处,并及时发布汛期路况信息和预警提示169条,引导群众安全出行,确保汛期道路交通安全平稳,未发生亡人事故。三是加强转移救助。组织机关机动应急力量协助辖区派出所,出动无人机591架次,加强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常态巡防,第一时间响应处置群众求救求助,全力开展现场抢险、群众疏散、人员转移等各项工作,未发生因汛致人死亡事件。中央电视台专门报道松溪县公安局“湛卢无人机战队”赋能防汛救灾工作。四是严密治安防控。坚持“防汛、治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合理调配警力,加强汛期社会面管控,严厉打击趁灾盗窃、抢劫、诈骗、哄抢公私财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市刑事案件数比降45.5%;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管控,及时发现、封堵删除编造灾情谣言等有害信息6条,有效消除群众恐慌心理,严防引发舆情炒作。

三、多措并举,联动作战高效运转。一是加强指挥调度。依托市县主战主防警务运行中心,迅速启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市公安局每日2次调度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警种防汛工作情况,每日3次收集汇总全市天气变化、道路交通、社会面总体情况及公安机关防汛抗灾情况,确保指挥有序、调度有方。二是强化督导落实。市公安局启动战时大督查机制,专门组建防汛督察组,并发挥警务监督服务分中心作用,采取现场督查、视频巡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对各基层单位防汛抢险措施落实及值班备勤等情况开展督察26轮次,发现问题35个,提出督察建议8条,确保责任到人、措施见底。三是守牢内部安全。聚焦监管场所、基层派出所、枪弹库、档案室、通信机房及正在建设施工的项目等,排查整改公安机关内部安全隐患69处;加强民辅警执法安全教育和个人安全防护,配备救生装备4277件等,全市公安机关未发生内部安全事故和民辅警执法安全事故。四是注重典型宣传。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及公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介,大力宣传报道公安民警坚守一线、不畏艰险、英勇救灾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南平公安队伍拼搏担当、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激发全警打赢防汛抗灾硬仗的斗志和激情。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共编发防汛抗灾信息39期,浏览阅读人数达16万余人次,被中央媒体报道11次、省级媒体报道25次。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