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自然资源局:党建引领 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
2024-07-08 12:27:11 来源: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 作者:
“6·9”极端暴雨洪涝灾害期间,南平市自然资源局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用实际行动筑牢群众安全“防护堤”。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党组第一时间部署地灾防治工作,把自然资源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应对极端暴雨上来,把党的领导体现到地灾隐患排查、受灾人员转移、防汛值班值守等各环节各方面,凝聚基层组织的力量、党员干部的力量、群测群防的力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优势。
坚持靠前指挥,现场督导督战
以党员干部为骨干,迅速组建4支地灾防汛党员先锋队,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带头前往灾情最严重、受灾群众最集中、救灾困难最大的地方,做好巡排查、预警预报、值班值守、转移安置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服务。
综合精准施策,提前预警预报
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通过“洋科技+土办法”双管齐下,织密防护网,争当预警预报“排头兵”。共识别群发性地质灾害高风险区165个、泥石流沟175条,巡排查地灾隐患点8000余处次、高陡边坡3.63万处次、组织群测群防网络人员巡查8.43万人次,出动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
深入基层一线,党员先锋示范
第一时间转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组织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带头冲锋在地灾防汛一线,深入地灾点、高陡边坡、洪涝灾害、危旧房、低洼地带等各重点地区,快速转移受灾群众。共转移群众11467户27187人,其中256人所住房屋在提前转移后倒塌损毁,成功避免人员伤亡。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