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第八批廖俊波式好党员干部陈克华:援外践使命 助农润桑梓

2025-02-12 11:30:43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林传仁 尹灿柔

“我把镇里食用菌产业园相关事务做好后,就考虑出国援外的事。”正月初十,作为邵武市沿山镇落实农业农村部批准的“邵武市沿山镇食用菌产业(竹荪)强镇项目”联络员,陈克华又一次向上级有关部门表达了自己愿意再次出国援外的想法。

“邵武市沿山镇食用菌产业(竹荪)强镇项目”是经过数年争取落户到沿山镇的一个产业强镇项目,现已开工,中央支持资金1000万元,沿山镇政府投入近1700万元,建设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综合产业园,具有食用菌栽培、试验、示范、产品加工销售以及科研攻关、菌业实训、文创和庭院经济牵引等功能。去年5月底援非回国后的第三天,陈克华便主动放弃了一个月休整的安排,立即投入到为家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工作中。

忠诚、干净、担当,“时代楷模”廖俊波的优秀品质一直激励着陈克华砥砺前行。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农技干部和科特派,就应该像廖俊波一样,有担当的责任意识,负起应尽之责,兢兢业业,为农民服务;出国援外,就要维护中国形象,圆满完成国家交予的援外重任。

1965年出生的陈克华,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分配到沿山镇农技站,一干就是30多年。他大力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在当地发展竹荪、大球盖菇、草菇、杏鲍菇等产业,同时在南平各县(市、区)开展食用菌技术培训。菇农一有问题找他,他就下地指导,碰到不懂的就对接省农科院专家。在往返田间地头和省农科院之间,陈克华熟练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用心用情帮助农民增收。

在推广竹荪种植方面,沿山镇年种植竹荪面积稳定在3600余亩,亩均产值1.5万多元。他还承接上级指派的各种技术推广和科研任务,到闽北各地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先后主持了省科技厅区域发展项目“赤芝优良品种的引种和选育”,参与了闽宁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口帮扶和福建省竹荪高效栽培及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等项目,主持编撰《地理标志产品邵武香菇》团体标准。

因推广食用菌技术表现突出,他被上级认可、关注,进入援外“人才库”。2012年2月,陈克华被选派到厄立特里亚帮助栽培食用菌,为期一年;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他受派援助斐济栽培食用菌;2017年11月到2020年11月,他到莱索托开展援助工作,并担任中国援非菌草技术援助项目组组长;2021年7月,他抵达中非共和国,开启了为期3年的第4次援外之旅,再度任项目组组长。

援外要克服的困难远比想象的更多,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疟疾、伤寒、疫情、战乱……有一次,在莱索托外出指导学员的路上,他遭遇两名匪徒。所幸,匪徒抢走财物后就把他放了。2021年11月,援助中非菌草技术项目组全体成员感染新冠肺炎。当地医疗条件差,大家只能靠服用从国内带去的中成药减轻症状,熬了一个月左右才恢复健康。

“每次援外都代表着祖国,我们要争取最大的成绩。”陈克华说。援外期间,他所在的团队累计培训外籍学员4000人次,推广巨菌草栽培面积1200公顷,生产食用菌栽培菌袋150万袋,为非洲国家减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厄立特里亚,他们栽培出的两个食用菌品种,成为该国总统府招待贵宾的常用菜;在斐济,他们成功探索出8种食用菌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栽培技术,得到该国总统和当地媒体的盛赞;在莱索托,他们建设了16个菌草技术旗舰点,与莱索托国立大学合作开设“菌草学”课程;在中非,他们建成年产100万袋的食用菌生产线,成立菌草栽培合作社5个、菌草养畜合作社4个,推广菌草技术养畜603户……

努力终有回报,陈克华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两次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优秀科技特派员”,2022年被中非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授予“中非农业农村部贡献奖”;今年2月5日,获南平市委、市政府表彰,当选“南平市第八批廖俊波式好党员干部”。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