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行走在马头山摩崖石刻间

2018-03-28 09:05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郑运魁 文/摄

    岩崖巨石大小纷呈,如兽如物,形态逼真,与遒劲隽美的摩崖石刻相得益彰。

    拍一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一份出游的美好记忆。

    流水潺潺、清幽静谧的溪谷

    阳光从紧挨的两座高约十余米,宽不盈一米的岩崖间直射下来

    石不能言,书自留芳。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在延平区太平镇葫芦山村境内的马头山森林公园就有一处宋元摩崖石刻群,堪称闽北一绝。

    趁着三月暖暖的春意,记者邀友驱车前往钟灵毓秀的马头山森林公园访古寻幽。葫芦山村距延平市区约30公里,整修一新的801县道平坦宽阔,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颜值”颇高!只需四十多分钟的车程便可到达,很是方便。在村边桥头向左拐,便驶进流水潺潺、清幽静谧的溪谷。阵阵凉风袭来,顿感心旷神怡。溪谷对面的竹林不时传来一阵阵“叮叮当当”的铃声,甚是悦耳。一打听,原来是村民为了防止山中野猪拱食竹笋,特意在竹枝上挂上吓跑野猪的“法宝”——铃铛。

    在溪谷前行约2公里,就能看到碌磈摩崖石刻群了。现今发现的宋元摩崖石刻目前分布在6个地点,共10余处,既有石刻文字,也有石刻岩画,还有一些以字画组合的摩崖石刻,笔锋遒劲隽美,堪称艺术珍品,其中摩崖岩画为我省首次发现。我们沿着新修建的旅游休闲步道拾阶而上,只见楷书“虎迹新堤”为“王老岩书”。紧邻的“擎天玄玉柱”刻于兀立的黑色巨大岩柱上,岩柱另一面刻“蘸碧”,背面刻“禅关”,均为楷书。另有两幅字迹已然模糊不清。其一为“……壹定……”;另一为“功德碑”之类的题名石刻,字数最多,上刻约六十余人名。与岩画相关的两幅字,一为竖刻行楷“魁星”,其画则以“魁”字形变为一尊魁星像,高约1.2米,宽约0.5米。这幅岩画为宋元时期喻意吉祥的象形文字图案:“鬼”字化为一人手操一砚台,一腿曲蹬,正对着右上的“斗”器,蕴含了“人文射斗”的美意。另一幅岩画为童子拜观音像,有北宋画风,刻于土名观音坑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岩石上部阴刻竖排楷书“補陀”二字。

    一阵忽然横扫而至的山风扯开了云幔,只见一道阳光从紧挨的两座高约十余米,宽不盈一米的岩崖间直射下来,颇有点小“一线天”的感觉,苍凉雄壮震撼人心。马头山森林公园的岩崖巨石大小纷呈,散聚不定,如兽如物,形态逼真,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离摩崖石刻群不远处有座始建于宋淳化元年的古建筑——碌磈庵,又称伏虎庙,古庙为三开间、穿斗式金形圆拱山墙的单体建筑,供奉着伏虎禅师。辞书载:“伏虎禅师,粱代之僧人,武帝时,居拾宝岩,夜山行,虎皆逃避,赐号伏虎禅师。”2001年10月,碌磈庵和此处的宋元摩崖石刻群被列入区级保护单位。

    ☉郑运魁 文/摄

(责任编辑:姚心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