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小白茶”

2018-05-02 15:42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金恒宇

    漳墩标准化茶山

    四月伊始,榕城郁郁葱葱,花团锦簇。看着窗外满目春光,手机提示音响起,正在老家的父亲发来两张山场的照片。问照片中一行行的植物是什么?父亲回答:是小白茶树。心里顿时“啊!”的一声,拿起手机仔细欣赏起来,不就是平日里看到的一丛丛灌木吗?如果无人指点,路过也产生不了什么情愫。家乡的小白茶,虽然伴随着我多年,但从来只见成品,未见源头。在这样平凡的午后邂逅,算是给身处异乡的我带来了一份慰籍。

    我的家乡在建阳区漳墩镇的一个偏僻村落,早年返乡须跋山涉水。父亲自小刻苦勤学,高中毕业考上厦门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自我记事起,家中时不时有老家来的客人。或是到城里办事歇脚,或是有事向父亲请教,朴实的老乡总会带着“伴手礼”。通常是一个布袋子,里面装有香菇、笋干等。最让我好奇的,是其间一袋子的“树叶”。记得第一次我懵懂地问,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老家小白茶,可别看这么粗糙的叶子,我们家一直都喝它。在父亲的鼓励下,我从小就喝小白茶。平日,那清清咧咧的一碗茶下肚,带着大自然的气息,解渴躯暑,通体舒畅!白茶随着我,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像一个老朋友,从未离开。

    因为真心喜欢,所以溯本求源,才知家乡的白茶非同一般。漳墩白茶创制于清乾隆37年(1772年)。人与茶,毫不例外地随着历史浮沉兴衰,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武夷茶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茶叶贸易中,漳墩白茶起初并未为人所知。直到1773年,著名的“波士顿毁茶事件”之后,茶叶的销售受到了重创,同样波及家乡。因为生意萧条,茶农们消极怠工,却不曾想成就了白茶的兴起。稍稍萎凋,不炒不揉,几乎呈原生态状的白茶,为朝廷官员所喜爱,成了“贡茶”。自此声名鹊起,享誉中外,并因其被发掘的食疗保健妙用,成为人们的新宠。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土。”家乡正名叫“沙堤”,土名谓“黄沙坑”,都离不开一个“沙”字。这与陆羽《茶经》记载的“烂石”“砾土”也许有着渊源。或许久远以前,这里是大江大河,经过旷日时久的地壳运动,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渐渐地沧海变成了桑田,留下了可供小白茶生长的有着丰富成分的土壤,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家乡小白茶随着历史发展和机缘巧合,沉沉浮浮。新中国成立后,小白茶生产一度兴旺,县里设有茶叶局,乡里设有茶叶指导站,家乡还建了茶叶大楼(后毁于大火)。每逢春茶上市,从家乡到漳墩30多华里的崎岖陡峭山路上,茶农们用扁担挑着装在白布袋里的茶叶,排成阵势,蜿蜒起伏,犹如绿色丛中一条灵动的白龙,十分壮观。

    近年来,喝茶、品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白茶生产遇到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从老乡们到家里聊天喜悦的神情里,从饱受舟车劳顿之苦到如今开着私家车洒脱来去的身影中,我能够感受到:今非昔比了!白茶市场日益繁荣,白茶生意成了老乡的“生命线”。

    家乡小白茶为茶中精品,原因之一是产地对自然条件的严重依赖。物以稀为贵,具备种植小白茶的山地和气候为数不多。人们说福鼎大白茶有优势,其实,大白茶、小白茶都属白茶类,但大白茶树为小乔木或半乔木,小白茶树则为灌木,即“菜茶”。两者外形、色泽和味道都有差异,有着不可替代性。正因为如此,小白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即便是老乡也会遇到买不到小白茶的囧境。

    春意盎然,又是老家白茶生产的繁忙季节,真想回去看看茶农们忙碌又喜悦的身影。再次拿起手机,细看父亲发来的照片,免不了浮想联翩。也许几十年前,我的爷爷奶奶就曾亲手采摘过树上的叶子,将开水轻轻注入大瓦罐,清咧咧的白茶汤见证了他们的欢乐和隐忧。人生的传承便是如此奇妙,他们可曾料想到,他们的孙女,如今竟也迷上了白茶,每天都要喝上一杯淡淡的白茶。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漳墩白茶像极了家乡人的质朴无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经得住世事的变迁,愈久弥珍。它不时地提醒身处浮躁都市的我:不忘初心,返璞归真,方得始终!

(责任编辑:姚心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