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研学旅行成为真正“行走的课堂”

2019-06-20 10:07:29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 南平市扬真小学 陈官华 李晓芳

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要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2019年5月15日,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迅在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研讨会上强调,行走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书本知识的运用,而且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目前,研学旅行正成为一个热门主题。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也纷纷探索实施模式。那么,学校该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呢?

一、整合多方力量搭建组织架构,推进研学旅行工作落到实处

研学旅行涉及领域广泛,是集集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要组建以教育部门和文旅部门为协调机构,第三方为落地实施服务机构的组织,在实施方案制定、资源梳理、安全保障、组织实施、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才有可能通过资源深度整合与开发,包装实施“文化+旅游”研学基地、旅游线路,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

搭建专门组织机构,有助于将教育部门的“行走课堂”落于实地,贯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研学旅行、开展“行走课堂”的精神要求,弘扬教育部门的社会主旋律,塑造与提升教育主管部门的正面形象与品牌效应。对于文旅部门,将深掘闽北历史文化及民间艺术并加入课外实践教材,组织学生前往历史文化遗产地,设身处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了解特色风俗,传承文化精神。激起学生传承民间古法手艺、风俗的兴趣,培养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遗迹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中小学生获得较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到一体化的复合式整合,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参与孩子的成长。

二、设计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构建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可依托教育、文旅等相关部门以及第三方机构,根据小学低、中、高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探索打造一批涵盖传统文化、红色教育、农耕体验、休闲健身、乡村旅游的基地和线路。同时,制定《南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试行)》,依托指定的成熟基地及线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此外,组织地方课程任课教师参观、考察、走访相关资源单位,设计开发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将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与实施,整合融入学校课程框架,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构建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三、基于本土文旅资源,拓展研学旅行平台

当前,在文化教育、旅游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形式不一、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亲子游”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学校可依托官方权威平台,如:闽北日报小记者团、武夷旅游网武夷小导游等团体组织,将文化元素嵌入旅行之中,研学旅行的内容可包括:传统文化、摄影制作、非物质文化技艺、旅游常识、社交活动等,可结合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研学活动,包括缅怀革命烈士、深入红色基地的爱国之旅,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组织参观文博纪念馆、档案馆、科技馆等的文化之旅,与其他省市、国外学校互访之旅,学者、名人等成功人士的寻访之旅及其他研学活动,达到“以游促学,学践双修”的目的,避免“只学不游、只游不学”的情况。

[责任编辑:姚心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