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郭风纪念馆

2019-11-26 10:36:45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蔡旭麟

郭风,这位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的文学大家,在晚辈后学的我眼中,就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是机缘巧合,我得以参与郭风纪念馆的筹建,得以近距离全方位地探究他的生平和成就,领略他的风采和高洁。

让我们将记忆的时钟拨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确切点是1970年11月一个寒风冷雨的夜晚,郭风一家从省会福州甫抵浦城城关,第二天又匆匆赶往九牧公社报到,最终在闽北崇山峻岭间的一个名叫杉坊的小山村落了户,和革命群众打成一片,一住就是近两年,从此,他那田园牧歌式的作品中,多了浦城北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多了对苦难生活的诗意表叙和抒情,多了传之后世的经典文学名篇,这段经历堪称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体验和酝酿期。今天,当我们捧读他的《松坊溪的冬天—写给孩子们》《夜霜》《红菇们的旅行》等散文诗和童话,那些美丽的景物和情境是多么的熟悉和亲切,身为浦城籍的读者,仿佛感受到这些文本中弥漫着的家乡味道和淡淡的乡愁……

拂去历史的烟云,郭风当年在杉坊居住的破旧木屋早就湮没在时光的深处,近旁的国道几经改建,路面高出原址很多,原址上残留的一堵泥墙似乎还在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假若把它整修为“郭风故居”已是不太适宜了。正当镇、村一拨人为这件事纠结和苦闷的时候,在宣传文化领域“耕耘”多年的周勤孙先生给出了一个最为现实和可行的方案:在依山傍水的周边村落收购一栋农舍精心布置成“郭风纪念馆”。这个好主意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很快在附近山湾处寻找到一处两层砖木结构的农屋,环境清幽,房前有一个大空坪,屋后是绿树掩映的小山包,边侧有一条小溪在静静地流淌,远处峰峦如聚、层林叠翠,令人不禁神思飞驰……

去年初冬时分,郭风的女儿郭琼芹女士应邀来浦,看得出她故地重游洋溢在脸上的喜悦,她给我的印象亲切平和,我也就斗胆称她为郭姐。我请正对浦城博物馆新馆展陈设计的专家——李博士友情相助,一同驱车前往杉坊村。在还是一张白纸的郭风纪念馆前,我们停下了脚步,一致认为改装的铝合金门窗与馆舍的整体风格不符,是一大败笔,应该用原汁原味的木门窗。进入屋内,大家对如何布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注意倾听郭姐的意见,虽然她对如何“扮靓”纪念馆这个活儿不够专业,但她提出的一些想法还是切合实际的。最后,众人求同存异,将纪念馆的定位和空间布局作了大致的框定。此前,省博物院小丁执笔撰写了纪念馆的陈列大纲,而用这个蓝本来制作纪念馆平面效果图的任务自然非李博士莫属了。

转眼过了约摸半年。今年春夏之交,郭姐再次踏上了浦城的故土。这次,与她同行的客人中有一位国内知名的作家,他就是原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暨《郭风评传》一书的作者王炳根。果不其然,亲手创办冰心文学馆的王老馆长的展陈理念就是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那天抵达杉坊临近傍晚,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他指着屋前正在平整的荒地不容置疑地说:“我们要把纪念馆向户外延伸,与大自然交融,把郭风作品中描写杉坊乃至其它地方的植物,如蒲公英、雏菊、牵牛花等,在空坪中进行园艺设计,再将相应节选的文字镌刻在一块块石碑上,还有,在小溪上安装水车或是建水磨坊,将郭风的作品从纸面上立起来,实现具象化和场景化。”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频频点头,由衷称是。

接受了重托后,远在北京的李博士不问报酬,潜心制作效果图。期间,陈列大纲经过多次的打磨,效果图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在效果图制作完毕后,王老馆长和郭姐等人利用休息时间,再次来到纪念馆实地,对布展进行最后的审定。一块块展板,一个个展柜,具体安放在什么位置,王老馆长耐心细致地向施工方交待。大至雕塑背景的衬托,小到建材颜色的选择,思虑周密的他成竹在胸、眼光独到,让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我们走到屋外的过道上,天幕已有闪烁的星光,言犹未尽的王老馆长自我调侃:“今天下午可比我国外讲学、高校上课累多了”,大家听了不禁一笑。

接下来,布馆工作按照既定时间表加快进度,浦城县人大、政协和文体旅局从不同渠道给予了资金的扶持,浦城县教育局配合纪念馆建设,请王老馆长亲自选编郭风作品,联合九牧镇党委、政府将其编印成乡土教材--《郭风笔下的浦城》,供全县广大师生学习鉴赏。在简约大方、风格鲜明的纪念馆内,一张张图片、一摞摞手稿、一本本书籍安放有序,熨贴自然,充分展现了郭风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人生,令观者仰望和沉思。

怀揣着崇敬,我站在郭风铜像面前,他那慈祥的目光,似乎在凝视着远方的万水千山,仿佛在烟岚云岫中流连,在花鸟草木间徜徉,像位迟归的牧童吹响了故乡的叶笛……(蔡旭麟)

[责任编辑:姚心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