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尚人:打造宋代点茶艺术名片

2020-06-03 15:51:08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南强

在中国和世界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源于闽北东峰北苑的宋代点茶艺术,是最为重要和辉煌的一页。遗憾的是,自从明代初期朱元璋下旨撤销北苑,罢造龙凤团茶后,点茶艺术逐渐衰微。到了清代后,基本失传。而在日本,则经过改造与发展,经久不衰。面对这种状况,国内有志于恢复传统茶文化的同道,莫不扼腕叹息。从本世纪初起,闽北便有一些人,率先投入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取得了一定成果。

建阳的魏尚人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个。2013年6月,即将退休的他,与其他三人发起成立建窑建盏协会,开始研究、宣传、推广建盏文化。建盏发源于闽北水吉,原为古代民窑,宋代时因其色黑壁厚釉彩多变,适合点茶而风靡朝野。重新恢复的建盏,很快就受到了国内外爱好者的欢迎,闽北的现代建盏兴起成为一个文化产业。然而建盏发展中,魏尚人很快发现了问题:建盏本来是用于点茶的,光做建盏不点茶,何以体现建盏的价值所在?何以全面恢复传统茶文化艺术?

于是,他又开始研究宋代点茶文化。首先深入研究宋代茶著中有关建盏的记录,如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和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等经典史籍。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宋代点茶的艺术奥秘。他发现,虽说闽北和国内已有一些人在搞仿宋点茶,但因受到文化修养的限制,读不懂宋代原著,对点茶艺术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仅学得一些皮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尚人把建盏和点茶相结合,努力钻研宋代点茶艺术,以期恢复宋代饮茶方式和宋茶文化。他结合实际,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上茶山,走山场,熟悉茶的制作,并试制团饼茶和点茶器具套装。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茶博会、茶文化论坛,与同行切磋、交流宋茶文化。真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数年的艰难探索,终于恢复了宋代点茶艺术,并在传统基础上形成具有闽北特色的点茶艺术。

魏尚人的成功,很快在闽北及各地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影响,他还到沈阳、西安、济南、合肥、上海、福州、厦门等地宣传、表演。其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自2017年起先后五次受邀到上海宣传和表演宋代点茶,受到当地的欢迎。在大家赞美点茶艺术的同时,也了解了闽北的深厚文化积淀。

点茶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闽北的建盏艺术。建阳现代烧制建盏,上世纪初只是零星的几家;近十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数千家建盏作坊,俨然形成了一个产业。但是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瓶颈就是不能形成与点茶技艺相结合的艺术。其实,建盏的真正魅力在于作为点茶艺术的茶具。宋徽宗赵佶在他的茶学名作《大观茶论》中论及点茶中建盏的独特作用时说:盏色“贵青黑”,有“玉毫条达”者为上,这样的盏茶汤受热后色彩鲜明。盏有内容一定要底深而边宽,深则“易于取乳”,宽则 “不碍击拂”。建盏的特点较之其它茶具更适合点茶,点茶有了建盏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两者相得益彰。从这角度来说,魏尚人研究和推广宋代点茶法,有效地推动了建盏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他之所以在退休后孜孜以求的目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点茶艺术,魏尚人一边整理和编写有关宋代点茶的资料,一边设点收徒,广为宣传点茶艺术。他先后被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建阳区文化馆、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南平市海峡人才市场培训中心聘为“仿宋点茶”培训教师,几年来培训学员二十多期,累计上千人次,经他演绎的宋代点茶艺术,成了闽北茶文化的鲜活名片。 南强

名家简介:

魏尚人,男,1955年9月出生,福建建阳人。是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发起人之一,曾任建阳建窑建盏协会首任副会长兼秘书长。陶瓷工艺一级技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盏标准起草人之一。“建阳宋代点茶”主要创始人之一。魏尚人在研究建窑建盏,宣传、推广建盏文化的同时,自己也开始尝试、研究性地烧制建盏。2018年创办南平市铁坯建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继续研制、烧制建盏,并结合宋代点茶,推广宋代建盏、点茶、斗茶文化。建盏作品《撇口兔毫盏》2017年10月10日获得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在厦门市博物馆的“艺术中国(厦门)国际交流展上”入选参展。2017年1月被评为首批建盏“陶瓷工艺一级技师”。先后被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建阳区文化馆、南平海峡人才市场培训中心聘为点茶授课教师。

[责任编辑:陈琳]
深度报道 |热点专题
焦点图 | 速览天下
本网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