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世遗大会 | 武夷山:“活”传千年文明, “智”守绿水青山!
1999年12月1日
1999年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2021年7月16日—31日
7月16—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由中国在福建省福州市承办,是中国第二次承办世界遗产大会,也是中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
2021年7月17日—7月19日
武夷山于2021年7月17日—7月19日举办“品读双世遗·漫游武夷山”活动。
1999年12月,武夷山以其独特的自然山水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由此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拥有双遗产最多的国家。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武夷山的天然美,而人类的活动则演绎着武夷山的文化美。这里不仅是秀丽山水的集中之地,更是文物古迹的荟萃所在,自然和文化在此邂逅,共同谱出了一首完美、和谐的旋律。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坐落在武夷山脉的北端,地处福建省武夷山市的西南部。根据区域内资源的不同特征,武夷山可划分为4个部分,其中西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以及古汉城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区域,中部的九曲溪生态保护区则为次核心区域。
◎7月17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一集 武夷山(上)。(26分47秒)【点击链接进入观看】:https://app.cctv.com/special/m/livevod/index.html?vtype=2&guid=476cd425c6554fe9af5cae5cf9c43d4d&vsetId=VSET100507520427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武夷山突出的普遍价值在于:
武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也是大量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独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宋代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学对东亚地区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公元前1世纪时,闽越国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7月1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二集 武夷山(下)。(26分47秒)【点击链接进入观看】https://app.cctv.com/special/m/livevod/index.html?vtype=2&guid=3587870a491840a0be4ae4258bf84665&vsetId=VSET100507520427
虽有源头活水,但对于武夷山人来说,在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的今天,如何将这份文化自信站定、延续和发展,仍是一道充满挑战的考题。在习总书记的殷切关心下,凭借一份文化自觉,今天的武夷山人,正在用他们独有的智慧,书写着下一个千年的文化答卷。
多次文物普查、加快认定文化遗产、提高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待遇、建立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近年来,武夷山保护文化的列车在加速。
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不懈努力中,武夷山极大提升了城市、景区文化底蕴。如今的这座双世遗城市,文化气息、乡愁记忆扑面而来,时时处处都能够领略到武夷山的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老街巷的内涵和风采,令人对这座“绿水青山的小城”流连忘返。
文化遗产看得见、摸得着,文化品牌叫得响、用得上,成了对武夷山市民进行遗产保护教育的最好教材。如今武夷山市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极大增强和提高,“保护名城、人人有责”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踏访武夷山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福建省承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武夷山于2021年7月17日—7月19日举办“品读双世遗·漫游武夷山”活动。
活动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中国双世遗名山城市、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代表、魅力中国城联盟城市代表以及当地百家茶企业,开展研讨交流、文化展演、项目体验、茗茶品鉴等一系列活动,共商世遗保护与发展,推动世遗文化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示武夷山双世遗魅力风采,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本次盛会,不仅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悠久厚重的文化遗产与丰富多样的自然遗产,还要让世界了解以福州、武夷山为代表的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努力突出“人文世遗、绿色世遗、数字世遗”三大理念,希冀以此点燃并激发人们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热情与信念。
武夷山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在文化遗产持续保护与永续利用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谱写了遗产保护的时代华章。
远古的风,掠过
从山,到水,从人文,到自然
是八闽大地向世界打开的一扇扇窗
走近,见你风采不减
注视,知你鲜活依旧
在恒久的时空里,你与天地相依相伴
钟情守望,海约山盟
如此珍贵遗产
我们只有热爱和保护的责任
历史的珍藏
会在悠悠岁月里发酵
香飘万里...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05001716]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