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观念培优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南平市牢记嘱托以统筹“三茶”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

2023-07-31 09:31:24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陈秋芸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武夷山茶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南平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致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走出一条以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推动茶产业全链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小茶叶”更好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一方面是以文化赋魂,擦亮烫金名片,助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重弘扬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冲泡技艺及品饮礼仪;通过举行“喊山祭茶”等传统茶事活动,发掘传统茶民俗文化内涵;打造有影响力的公共品牌,开发推广茶文化沉浸式体验新产品,不断提升茶产业的品牌文化影响力;探索开发诸如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等富有文化底蕴的茶文旅产品,推动茶文旅进一步融合发展,实现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力助推了茶产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是以科技赋能,坚持创新驱动,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注重推进种业创新,武夷山大红袍、肉桂、政和大白茶、建瓯百年矮脚乌龙、松溪九龙大白茶、光泽县干坑小种茶等28个茶树种质资源圃纳入省级保护,金福星1号、天福星1号等4个茶树新品种获得国家品种登记,茶树良种覆盖率达98%;同时狠抓生态种植,仅武夷山就建成绿色生态茶园13万亩,此外在农机推广、智能化制茶设备普及和茶产业链延伸开发等方面都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推进产业融合,重视品牌建设,推动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南平主打生态茶品牌,推进品牌强市战略,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多层级的品牌矩阵,实现了生态溢价和文化增值,“政和白茶”“武夷岩茶”“北苑贡茶”“松溪九龙大白”等品牌效益凸显,有力助推了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南平牢记嘱托,以统筹“三茶”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我们在深学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走好具有南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是培优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国之大者”,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8次到武夷山,走访调研过很多茶叶企业,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始终关心茶农生活,关注茶农增收,把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作为“国之大者”。

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升和推动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本质上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燕子窠生态茶园正是在科技特派员廖红教授的指导下,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套种绿肥、绿肥轮作”模式,突出生态种植,实现了提高茶青产量、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

2018年至今,燕子窠生态茶园从核心区面积1000亩,到示范面积累计超过万亩,辐射、带动面积十几万亩;核心区达到无化肥无农药生产,示范区减肥减药超过30%、减少水体磷污染超过60%,一年碳排放减少30%以上。如今,茶产业成为南平富民强市的特色产业。

截至目前,南平市推广建成了绿色生态茶园48.42万亩;2022年,全市茶园毛茶总产值49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10.5亿元,近35万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的百姓从中获益。统筹“三茶”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所以,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找准具有相对竞争优势、较大发展潜力、较强带动能力、较广覆盖面的主导产业,让更多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益。

二是培优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燕子窠生态茶园的成长和壮大得益于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首先,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源起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南平的经济发展发生了急剧变化,不仅以单一粮林经济为主的闽北传统农业优势不再凸显,而且农业结构调整困难,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出现柑橘烂树梢,果树当柴烧,西瓜水里漂的囧态。为破解南平“三农”实际困境,南平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千人大调研活动,最终决定把破解“三农”问题的第一脚踩在科技上。1999年2月,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奔赴全市的215个行政村。自此,南平市开启了在全国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先河。

其次,廖红教授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与南平的结缘,也是源于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过去南平茶产业发展因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水体污染、农药残余、生态失衡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些问题,保护好绿水青山,南平市请来廖红教授。2016年,廖红教授来到福建,加入了科技特派员团队,她与团队成员走遍了福建省大大小小的茶叶产区,收集并分析了上万份的茶叶样品和土壤样品,用专业知识帮茶农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土壤方面的“疑难杂症”,打造燕子窠式的生态茶园种植模式,解锁了科技到田野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让茶农能端稳“金饭碗”。

所以,从统筹“三茶”融合发展中,让我们认识到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真正做到《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所强调的: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培优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系统观念强调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燕子窠生态茶园不论是种植模式还是发展路径,都体现了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首先,燕子窠生态茶园种植模式。茶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减药减肥和禁用除草剂”,从而构建形成“树林-虫鸟-花草-茶叶”为一体的良好生态和谐共生体系,是南平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其次,燕子窠生态茶园发展路径。燕子窠生态茶园,是茶产业在科技赋能和文化赋魂的作用下,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茶产业的缩影。在这里,为茶产业注入科技力量的是掌握着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科技特派员;为茶产业带来文化滋养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重而璀璨的茶文化;为茶产业带来更多附加值的是生态茶品牌的溢价效益。打造燕子窠式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茶产业,将使茶产业更好地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我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燕子窠生态茶园提出的“三茶”统筹融合发展指示,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这一实践表明:弘扬茶文化、振兴茶产业、创新茶科技之间是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耦合关系,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坚持运用系统观念来把握其内在机理。通过对其内在机理的分析发现,茶文化是隐性和潜移默化的,茶科技是显性和较为直观的,茶文化和茶科技是手段和路径,二者共同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和振兴;茶产业的振兴呼唤茶科技的助力和赋能,同时,茶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茶科技的创新动力助力茶产业的兴旺和发展,也有利于茶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未来,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要始终抓牢产业支撑这一“牛鼻子”,结合开展“三争”行动,落实“五增”目标,坚持走好“文化、产业、科技”统筹融合发展之道,坚持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特色、培壮主导产业,让各地的优势产业更好地富民、润民、惠民,从而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作者单位:中共南平市委党校 )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