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朱子,漫游南平!邂逅一场厚重的文化之旅

2023-11-14 16:10:1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李钰璇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后人尊崇为“朱文公”或“朱子”。

朱子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中自称“居闽五世,遂为建人”。朱子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在福建,尤其以闽北居多,朱子在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琴书五十载”的光阴里,少年朱子向学启智,青年朱子立德倡廉,在闽北留下许多文化遗存。循着理学思想的芬芳,800多年前,朱子门人来此朝圣传习,800年后,朱子后裔到此敬祖寻根。而朱子理学的光辉也与闽北特色文化交相辉映,酿出醇厚的宋韵儒风。

朱子南平行迹简概

少儿时期:1130(宋建炎四年)——1146(绍兴十六年)

政和(宋属建州府,朱氏人闽地,1135,随父丁忧,就学星溪、云根书院) 

建阳(宋属建州府,1140,随父寄居登高丘家)

建瓯(宋建州府治所,1141-1143,迁居环溪精舍,承教家学)

武夷山(宋崇安县,属建州府,1144-1146,迁居五天紫阳书堂,朱松托孤刘子羽,朱子拜师武夷三先生,就学屏山书院,取字元晦

青年时期:1147(绍兴十七年)——1166((乾道二年))

建瓯(1147,乡试中举) 

延平(宋剑浦县、南剑州治所,1153,李侗初教;1158,徒步拜师李侗,辑成《延平答问》,赋诗《春日》《观书有感》等名篇)

武夷山(1157,返乡讲学,兴贤书院;1166年,潭溪悟道,弃禅归儒)

中年时期:1167(乾道三年) ——1169 (淳熙十六年) 

建阳(1170,丁母忧,建寒泉精舍;1175,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

武夷山(1171,创建五夫社仓;1183,创建武夷精舍;1184,作《武夷棹歌》) 

晚年时期:1189(淳熙十六年)——1200(庆元六年) 

建阳(1191,寓居童游;1192,考亭新居落成;1194,罢归;1198-1200,送别蔡元定,授遗命于黄除;1200年三月辞世,归葬黄坑大林谷) 

在南平

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

武夷精舍、兴贤书院、

考亭书院、星溪书院,

紫阳楼、朱子社仓

寒泉精舍、朱子墓、五经博士府

……

140余处朱子遗存遗迹

每一处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武夷山朱熹园

与朱子“同行”

走“朱子之路”研学文化精品线路

回顾儒学大家风采

探寻理学文化

01

敬祖寻根之旅

婺源(朱氏祖居地)→政和(朱氏入闽地)→尤溪(朱子诞生地)→建瓯(朱氏繁衍地)→武夷山(朱子成就地)→建阳(朱子开宗地)

政和(朱氏入闽地):政和县原名关隶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关隶县改名为政和县,县名正是北宋徽宗的年号,政和八年(1118年),朱子的父亲朱松到政和担任县尉,“同上舍出身,为政和尉”。他赴任时,带着一家八口来到政和。宣和七年(1123年),朱松父亲、朱子祖父朱森去世,葬于政和县铁山镇凤林村护国寺西侧。朱森墓是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遗存名录。

朱森之墓

云根书院朱子像

建瓯(朱氏繁衍地):建瓯是朱子童年成长地,也是朱子的过化地。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朱子十一岁时随父亲朱松定居建安城南溪山(址在建瓯市水南原袜厂),创建环溪精舍(后称环溪书院)作为起居、讲学之所,朱子在紫霞洲(今城区磨房前一带)凿了一口井,取名“艮泉”,后来,朱子长房嫡孙住在建瓯,并在艮泉井附近建起了五经博士府和朱文公祠。

艮泉井

武夷山(朱子成就地):朱子的父亲朱松去世后,朱子与母亲迁往武夷山五夫生活,从十四岁初至五夫,一直到晚年迁居外地,朱子在五夫生活学习、著书立说、兴教讲学近50年,留下了紫阳楼、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朱子巷等文化遗存。

朱熹园(武夷精舍)(吴王 摄)

摩崖石刻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友裕 摄)

建阳(朱子开宗地):建阳考亭村的考亭书院,是朱子晚年居住、讲学与终老之地,是朱子亲手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宋绍熙三年(1192年),朱子迁居考亭,同时在新居旁建了竹林精舍,后改名为沧洲精舍。朱子在此著书立说、讲学授徒,形成了以朱子学为核心的考亭学派。考亭学派被认为是理学正脉,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建阳考亭书院

02

朝圣传习之旅

尤溪(朱子诞生地,南溪书院)→政和(朱子家学地,云根、星溪书院)→延平(朱子拜师地,延平书院)→建瓯(朱子立祠地,环溪书院,五经博士府,建安书院)→武夷山(朱子成就地,兴贤书院、武夷精舍,紫阳书堂)→长沙(朱子会讲地,岳麓书院)→铅山(朱子论辩地,鹅湖书院)→庐山(朱子立规地,白鹿洞书院)→建阳(朱子开宗地,寒泉精舍、考亭书院)

政和(朱子家学地,云根、星溪书院):朱松创办的星溪书院坐落于政和县七星溪桥南正拜山下,在星溪书院,朱松邀集饱学之士雅集论道,延请乡儒名师教育子弟,由此政和学风大盛,星溪书院成为政和文教中心;同为朱松创办的云根书院,建在县治北边黄熊山麓,重修后坐落在飞凤山,《重建云根书院记》记载了朱子的家史及其一家三代开政和文化教育先河的事迹,云根书院可谓是政和县承载千年文脉底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政和云根书院

延平(朱子拜师地,延平书院):

延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名儒辈出,“延平四贤”“南剑三先生”之一的李侗,是朱子的老师,他让朱子放弃佛学、复归儒学,是一位传续儒学道统,为程朱理学体系建构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贤。因李侗讲学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延平书院(在今南平市延平区福利院一带)建成,是福建最早的官办书院,是群贤大儒的聚集地。

建瓯(朱子立祠地,环溪书院、五经博士府、建安书院):

建瓯,古称建州。朱子少年在建州苦读,青年在建州举贡,中年往来于建州讲学。建州是朱子思想启蒙地、朱子理学正统发祥地、朱子后裔嫡长世居地,是世界朱子后裔的精神家园。从“环溪精舍”到“沙洲画卦”,从“艮泉井”到“建安书院”,从“文庙”到“五经博士府”……所有这些至今仍在建瓯这块福地上延续着。

03

向学启智之旅

尤溪(南溪书院,开蒙礼)→政和(星溪、云根书院)→建瓯(环溪书院)→延平(延平书院)→武夷山(兴贤书院,紫阳书堂,屏山书院,武夷精舍,成人礼)→建阳(考亭书院,拜师礼)

建瓯(环溪书院):绍兴十年(1140年),朱松仰慕建州之好,迁居城南,创建环溪精舍。朱子11岁至14岁一家定居建瓯城南环溪精舍,少年在环溪精舍生活的时光,是朱子成长在建瓯的见证,也是朱子接受教育与感受家庭温暖最好的时期。在环溪精舍,朱松穷尽毕生所学辅导朝夕相伴的少年朱子,在二程洛学,元祐文史哲学、陶谢韦柳田园山水诗学上为朱子注入了丰厚的滋养,朱子从此开启了“十年寂寞抱遗经”的苦读生活,并励志儒家圣贤之学,夯实了朱子的学问根基。

延平(延平书院):延平书院位于今南平市延平区福利院一带,主要建有藏书阁、尊经阁、礼殿堂、秋月楼、厢房、四贤祠。延平书院是两宋时期福建最早的官方书院。宋代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为了纪念延平四贤,南剑州知州陈宓在九峰山脚下仿白鹿洞书院模式建造了延平书院。

武夷山(兴贤书院、紫阳书堂、屏山书院、武夷精舍,成人礼):在历代文人骚客吟咏武夷山的诗歌里,有一首八百多年前写就的《九曲棹歌》。全篇280字,写尽了武夷山的秀、奇、灵,诠释了武夷山自然与人文的呼应。朱子的父亲朱松去世后,朱子与母亲迁往武夷山五夫生活,从十四岁到五夫,一直到晚年迁居外地,朱子在武夷山五夫生活学习、著书立说、兴教讲学近50年,留下了紫阳书堂、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武夷精舍、朱子巷等文化遗存。现今武夷山每年都会举行朱子成年礼仪式,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

武夷山兴贤书院

武夷山下梅邹氏家祠

04

立德倡廉之旅

同安(朱子首仕地,兴县学,同民安,视民如伤)→漳州(朱子主政地,正经界,兴教化)→武夷山(朱子救荒地,五夫社仓)→庐山(朱子主政地,赈灾救荒)→台州(提举浙东,弹劾贪吏)→长沙(重振岳麓,平定瑶变)→建阳(考亭书院,道付沧州)

武夷山(朱子救荒地,五夫社仓):武夷山五夫社仓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为朱子首创,用于存放粮食赈济灾荒的民办社仓。后邑人为缅怀朱子德行,改称“朱子社仓”。社仓竣工后,朱子与乡贤共同管理制定《仓规》,改变了受灾民众单纯依靠国家拨谷救济的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农民自我保障意识,实践了以民间力量为主,互助备荒储粮的办法,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创新举措,更是朱子民本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2018年,朱子社仓被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遗存名录。

建阳(考亭书院,道付沧洲):考亭书院位于南平市建阳区考亭村,是朱子晚年居住、讲学与终老的地方。是朱子亲手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宋绍熙三年(1192年),朱子从五夫迁居考亭后,在新居旁建了竹林精舍,后改名为沧洲精舍,在竹林精舍前有一片洲渚称龙舌洲,朱子改称沧洲,并填了一阙《水调歌头·沧洲》,词中表达了朱子“吾道付沧洲”的决心。

05

儒风宋韵之旅

 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线路:建阳区(考亭书院、游酢故居、宋慈文化、建盏建本、贡眉白茶)→邵武(和平古镇、黄中故居、李纲纪念馆、沧浪阁)→光泽(乌洲七贤坊、杭川茶市街)→武夷山(天游九曲摩崖石刻、下梅村、五夫朱子文化园、武夷精舍)

②南平特色文化游线路:政和(云根书院+政和白茶)→建瓯(五经博士府+北苑贡茶+建州美食)→建阳(考亭书院+建本建盏+贡眉白茶)→武夷山(五夫古镇+万里茶道+朱子家菜)

建阳:作为千年古县,建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建窑遗址、朱熹墓两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朱熹晚年定居考亭讲学,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也是建阳人。在建阳,无论是建盏、建本,还是朱子、宋慈,这些熠熠生辉的文化品牌,都是建阳极具特色的本地文化元素和资源。

邵武:邵武和平古镇是我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也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拥有众多的宗族祠堂和家庙,其中,以黄峭及黄氏家族为核心的“家”文化是和平镇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和平镇提出了“万物和平,家由心生”的家文化理念,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古镇品牌的打造,近年来推出“和平·家”超级IP,旨在将和平镇打造为集文化体验、乡村游憩、山地度假于一体的中国家文化度假目的地。

邵武和平古镇

光泽:

光泽杭川茶市街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古老街区。这里是光泽县的传统商贸中心,也是当地茶叶交易的重要场所。杭川茶市街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茶市街上,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老店铺、街巷、庙宇等建筑,这些建筑展示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此外,为了纪念古代七位杰出的文人而建立的乌洲七贤坊也是光泽文化名胜区和旅游景点。景区内的建筑设计风格独特,充满了古朴和传统的韵味。乌洲七贤坊景区的七座庙宇和展览馆,生动地展示了七贤的卓越才华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追寻朱子圣贤

漫游南平,穿越千年

邂逅一场厚重的文化之旅

来源:闽北日报(李钰璇 整理)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