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朱子 来此雅集——写在第二届考亭论坛召开之际

2023-11-14 16:10:1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吴建琼

提及朱子,南平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朱子一生七十余载,除了外出为官、讲学外,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在南平度过。朱子理学在此萌芽、发展、集大成。正因如此,南平赢得了“闽邦邹鲁”“道南理窟”的盛誉,武夷山闪耀着“世界文化遗产”的荣光。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回望历史,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七个着力”要求,其中包括“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时代的脉动。当文化传承的“一股春风”吹向闽北大地,南平不遗余力在保护中传承、在挖掘中拓展、在传播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持续推动着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位嫁接”破题谋篇

时过立冬,未觉寒冻,在武夷山五夫镇潭溪旁挺立着的一棵参天古樟,青翠依旧、亭亭如盖。“这是朱子当年亲手栽下的樟树,至今已有800多年了……”提起朱子,当地的人们总能简单地介绍上几句,分享与其相关的故事。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子继承孔孟儒学的道统,为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一次系统性的继承、整合与创新,集宋代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创立了具有哲学意义的朱子理学,影响中国八百多年,并远播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成为世界性的学说。

南平是朱子故里、理学圣地,是朱子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地区,打造世界级朱子文化品牌,是区域使然、情感使然,更是使命所在、责任所在。

2015年,福建省委将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当年工作要点,省委宣传部多次研究加强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着力打造福建朱子文化品牌。闻“令”而动的南平,通过并印发了《南平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方案》,确定“一区五工程”,即:创建国家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实施保护、学术、交流、教化、传播五大工程。

2021年,南平市委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印发出台《南平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方案》,并在当年9月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工作目标,着力从更高站位、更新举措、更广渠道、更大格局、更强力度、更实保障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后,我们组建了朱子文化专题调研组,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调研,并向上报送了《关于请求支持福建省南平市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报告》,中国社科院科研局特别针对我市提出的五个方面事项逐一提出支持意见。”南平市朱子文化传承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协主席林斌介绍,“2022年,我们向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打造世界级朱子文化品牌的建议》的提案,该提案被确定为省政协10个年度重点提案之一,并成功入选2022年度省政协好提案、十二届省政协优秀提案,朱子文化传承发展及品牌打造得以从更高层面统筹推进。”

众所周知,朱子学说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为进一步将朱子文化打造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南平持续加强与相关权威机构合作。今年5月,南平市朱子文化传承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一行到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双方就儒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交谈,并将在课题研究、学术会议、公益公开课、文化研修等方面展开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共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遗存“根脉”守护传承

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的“底气”。而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还有赖于现实的灿烂。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境内,有450多方摩崖石刻,其中据考证有十余方为朱子题刻。乘竹筏顺溪而行,游玩山水之间,看那岩壁上有楷有隶的字体、大小不一的字形,感受历史印迹与自然山水的相融之美。

记忆、挖掘、守护、传承……漫长的岁月,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的南平而言,早在2015年,南平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便将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制定瞄准于全市140多处朱子文化遗存。

“对于我们立法人来说,制定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形同学生第一次参加自主命题作文考试,既是第一部,也是第一步。”诚如时任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敏所说,“首法”的背后,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

2017年9月1日,南平地方“首法”《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自此以后,在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中,“保护好历史印记,让朱子文化遗存留下来,推动朱子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让朱子文化遗存活起来”落地为一个个生动实践——

第一批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评审认定工作启动,并经相关程序后公布第一批69处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名录;

武夷山市先后对刘氏家祠、兴贤书院、五贤井、紫阳书堂、连氏节孝坊等文物古迹进行了修缮,聘请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对五夫文物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延平区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对损坏较为严重的重点文物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其中包括诸多朱子文化遗存有关文物;

建阳区加强对国家文保单位朱熹墓保护,建设监控、报警等安防系统,推动编撰《朱熹在建阳》《朱熹》等丛书,开展区域内朱子文化遗存普查、书院(宗祠)调查等工作;

建瓯启动朱文公祠、五经博士府修缮修复项目,加快推进环溪精舍、建安书院等21个理学文化项目,积极打造朱子理学历史文化街区;

……

特别是2021年以来,南平在摸清历史文化资源家底基础上,编印出版了《南平市文物资源选编》,绘制完成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分布图,普查登记朱子遗存140余处,并完成全市首批69处朱子遗存保护标志设立。与此同时,武夷精舍遗址(朱熹园)成功增补为第十批省级文保单位,朱熹墓安防工程等重点文保项目建设列入国家文物局2021-2022年度三防项目实施计划,武夷山屏山书院遗址配合性考古发掘项目完成。此外,南平加快完善提升《南平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提出建设国家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工作目标,形成“一环(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二核(五夫、考亭)六片(武夷山、建阳、建瓯、政和、延平、浦城)”的传承发展工作格局。

眼下,南平正全面梳理辖域内书院遗迹保护情况及各古书院精神内涵,并将以强化考亭书院核心区建设、延续朱子理学文脉,因地制宜复兴一批既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的古书院,最终实现以古书院为载体、现代书院功能重塑,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交流研讨“智库”碰撞

思想的碰撞交流,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汇聚的文化力量,亦是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签订《朱子文化传承发展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习近平论朱子摘编及研究”“朱子文化研学精品线路研究”等课题研究;

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宋明理学中心建设,并完成省社科课题《朱子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初稿,完成省委统战部人文社科项目《和而不同:朱子理学“共享”思维的价值探析》;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两个结合”重要论述学习研讨会,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深入阐释“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推动国际儒学联合会在考亭书院设立全国第四个国际性儒学研修基地——“朱子研修基地”,并通过整合专家资源、深化学术研究、联合推广传播等,进一步培育和打造好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品牌;

增强与衢州国际儒联南孔研修基地的交流,充分发挥南平、衢州两地地缘相接、文脉相连的优势特色,共同挖掘朱子文化与南孔文化的当代价值;

拜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实地探访山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的成功样本和鲜活经验,对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努力将考亭论坛打造成为国际性朱子学术高端论坛;

……

犹记得,2021年12月27至28日,以“新时代朱子学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的首届考亭论坛在南平举办。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存山被聘请为考亭书院首任院长,张志强、杨立华等9位学界专家被聘请为考亭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诚如学术论坛不仅是专家学者交流心得和成果的平台,更是深化学术研究、拓宽知识视野、探讨研究趋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平主动推进“高位嫁接”,以全国乃至全球视角,厚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沃土,坚持在做好首届考亭论坛成果转化基础上,将考亭论坛期间形成的一系列学术成果集结,并推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南平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系列活动在闽北大地上“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朱子理学的研究和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品端介绍说,为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合作,2002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致函福建省,建议在朱子学发祥地福建武夷山设立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高度重视,批示要求办好,并拨款支持。

20多年来,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为基地,以宋明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宋明理学的文化遗产,建立了宋明理学研究的文献资料馆,承担了多个国家、省级社科课题研究,推出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骨干。

今年3月,中国朱子学会武夷山研究基地在五夫镇正式揭牌成立,而今后中国朱子学会也将依托武夷山基地,充分发挥学会人才、资源优势,开展朱子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

此外,今年7月,学术年会“文脉奖”研讨会及“文脉奖”第五届颁奖仪式在考亭书院举办。“自2018年设立之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文脉奖’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与学术的奖项。”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文志表示,通过评选、表彰为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充分调动、凝聚各方力量,以更好地推动朱子文化传承弘扬。

创新传播渐入佳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和需求的传播,成为一种必然。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儒朱熹——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作为“福建艺术周”组成部分亮相北京。

经典原文朗诵、配乐散文诗朗诵、感悟歌曲演唱……以朱子理学精髓及文化脉络为主线、以朱子一生的实践活动为辅线而创作演绎的16首曲目,塑造了血肉丰满的儒学集大成者朱子的形象,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场艺术的盛宴,现场观众无不被深情的朗诵、澎湃的演唱、磅礴的交响乐所触动。

艺术佳作“震撼上演”,城市文化“润物无声”。漫游南平,无论是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等文化活动场所,还是在繁忙闹市街区、乡镇村道,我们不鲜见朱子处世、接物、为学、修身的格言,“卡通朱子”IP形象更好地融入了南平这座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

“经过8年多的努力,‘大话熹游’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卡通朱子’形象也成为越来越多人认可和喜欢的文化载体。”全国青联常委、“大话熹游”项目创始人之一的雷希颖介绍,去年以来,我们在建阳、武夷山、政和等地开启了“卡通朱子”IP综合馆、特色小镇、特色乡村建设,并与文旅、检察、公安等多部门展开协作,探索以“卡通朱子”为载体的常态化宣传,推动“数字文化资产”更好“沉淀”,让南平城市形象更具文化内涵和特色。与此同时,《朱子家训》《礼》《朱子爷爷文明美德课》等“卡通朱子”系列动画还作为闽疆互动的“桥梁”,走进新疆昌吉,落地木垒,为后续两地的互动留足了文化空间。

八百多年前,麻阳溪畔、翠屏山前,朱子创建竹林精舍,后改名沧洲精舍。朱子逝世后,宋理宗为褒扬朱子,诏赠朱子为太师,诏改沧洲精舍为考亭书院,并御赐“考亭书院”匾额。如今,修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的考亭书院石牌坊仍矗立于溪畔山前,仿佛在给每一位参观者讲述那段悠久且灿烂的历史。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每年正月,考亭书院的集成殿前,总有一场关于“敬拜朱子 新春祈福”的活动。许多自发的、身着汉服的市民、游客会在鼓乐声中,向殿内朱子像敬献桂枝……

“不仅仅是春节,在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每一个传统节日里,我们溯源传统,以汉服为载体,紧扣朱子文化的内涵,并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更好地加深人们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活动负责人范成忠介绍。

抓住传播的“流量密码”,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形式丰富的朱子文化相关活动在南平始终不减热度。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主题展、朱子祭祀大典、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等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朱子成年礼”“朱子婚礼”“朱子乡射礼”等成为人们追崇的新文化潮流。

此外,为让朱子文化“多渠道”传播,加快其走出学术圈、走向全社会,在“线下”,南平积极推动朱子文化“五进”工程,组织编写《小学读本》《初中读本》《简明读本》《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千秋吟诵——朱子故事一百集》《漫话朱子》等一批普及性读本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乡村等,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年文脉·活源毓秀”朱子文化演讲诵读比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一千多名选手参加各层级比赛,有效助推了朱子文化处处可见、朱子故事人人会讲;在“线上”,“节气里读中国”、“卡通朱子文化IP助力乡村振兴”、朱子文化网络知识竞赛、“书院文化青年说”、“以字读朱子”等文字、短视频、网络专题多元化作品推出展示,“网络名人看武夷”朱子文化主题采风、“儒风浩荡润古今”网络主题宣传等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朱子文化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跨界融合打造品牌

文化具有深沉而持久的力量,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需要更好地放大文化的支点撬动作用,并在跨界融合中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实现新的跃升。

从九曲溪畔“武夷精舍”牌坊向隐屏峰望去,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沿山而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当弟子问到要如何修身律己时,朱子用这八个字作了回答。”近日,来自武夷山市委党校廉洁从政培训班的学员们正站在朱子画像前,全神贯注地聆听朱子廉洁故事。作为福建省首批廉洁文化示范基地,也是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朱子廉洁文化带”的“第一站”,这里每年都能吸引上万名党员前来参观学习。

每一处朱子遗存遗迹,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从专业角度阐释,挖掘朱子文化中“廉洁因子”,并融入旅行线路,是南平擦亮文旅品牌的“特色一招”。近年来,南平以“清廉南平”建设为主线,选取武夷精舍(朱熹园)、朱子社仓、考亭书院等宝贵文化财富,联点成线、织线成带,打造一条“朱子廉洁文化带”,引导重走朱子之路、感悟实景课堂,并通过创作转化一批轻量化、易复制、可推广的文化产品,推动廉洁文化成风化人、浸润人心。

然而,独具南平特色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朱子廉洁文化带”并非“一枝独秀”,至今走过十多个春秋的“朱子之路”研学研习系列活动,早已成为众人特别是青年学子探寻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窗口”。

今年暑假期间,“朱子之路”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国内青年学者研习营相继开营,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的20多名外国留学生,以及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招募在读研究朱子学方向的30多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多名老师先后走进南平,通过实地体验、学习、研究等,深入了解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武夷精舍、兴贤书院到考亭书院、星溪书院,从紫阳楼、朱子社仓到寒泉精舍、朱子墓、五经博士府……在重走“朱子之路”研学路线时,大家深切感受到朱子的学达性天。“朱子”,也不再是书本上的一个名字、一张画像、一种符号,而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者、学者。

“近年来,我们‘以文塑旅’,不断强化‘朱子之路’研学文化品牌建设,持续优化‘朱子之路’研学线路,还针对不同目标人群推出敬祖寻根、朝圣传习、向学启智、立德倡廉、儒风宋韵等系列朱子文化精品线路。”南平市文化与旅游局局长王文谦说,把朱子文化“融”进去,南平还聚焦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的目标定位,以“环带”建设为契机,强化“环带”文旅融合转化,聚焦武夷精舍、考亭古街、五夫镇朱子文化园等优质文旅项目,融合乡村振兴、数字产业、文化创意、特色物产等,积极打造文旅消费业态聚集区,以“朱子文化+”模式,进一步丰富朱子文化文旅业态。

打造武夷山五夫朱子理学小镇、“悠然松柏”乡村文旅品牌等,是“朱子文化+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推出“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享受无与伦比的国家公园”茶文旅系列、“山盟海誓·爱在武夷”朱子婚礼系列、朱子家宴菜品系列、朱子孝道文化弘扬大会等活动,是“朱子文化+非遗”的有益尝试;举办“朱子缘·武夷福”的第九届(2022)福建文创奖朱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打造“卡通朱子”城市文化IP、推出实景剧本杀《武夷山上有仙灵》等,则是“朱子文化+文化创意”的“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南平还积极通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协作,并以推动浙皖闽赣(衢黄南饶)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着力做好“泰山与武夷”“岳麓与考亭”“南孔与朱子”等文旅资源“梦幻联动”。

时间的刻度,标注着奋进的历程,也记录着前行的足迹。鉴往而知来,回望悠悠岁月,追寻朱子圣贤,最美的风景一直就在身边。遇见朱子,来此雅集,乘一张竹筏,泛于九曲溪上,顺着蜿蜒的流水,看两岸青翠点着烟霞色的群山缓缓而过,眼见、耳听、用心感受,自然地在心中写下关于这片山水人文的“读后感”。(本报记者 吴建琼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