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研学成果 共品理学魅力——第二届考亭论坛平行分论坛(三)小记

2023-11-16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卢国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朱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理念、教育观念,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在第二届考亭论坛平行分论坛(三)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朱子学为中华民族贡献的独特精神标识”和“朱子学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两个主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在“朱子学为中华民族贡献的独特精神标识”主题研讨中,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副院长翟奎凤以《道义高于生命:朱子“理先气后”说再思考》为题,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思考,并结合具体的事例,从抽象的、逻辑性、现实道德哲学的角度对宋明理学中经典命题,也是朱子学当中的重要命题——理气论进行阐述,对朱子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三才之道”出于《易传》。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谷继明结合自己的研究理解,以及唐文明教授《气化、形化与德化——周敦颐太极图再论》,对朱子《太极图说解义》的三才之道侃侃而谈。

“程朱理学以普遍必然的一般事实解释特殊事实与归纳性的一般事实,这是一种根据解释。”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路传颂表示,普遍必然的一般事实就是道理、法则,因此程朱理学的根据解释是一种演绎—律则学解释。但是,由于程朱理学缺乏明确的事实概念,难免会将天理“物化”。在程朱理学中引入事实概念,有助于理解朱熹的理气关系论。

朱子学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而且还跨越民族和地域的界线,传播到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并对其思想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刘莹指出,日本江户时代的代表儒者雨森芳洲不仅崇尚儒学,更以儒学思想为根基,以朱子学的道统为蓝本,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神道体系,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皆以儒学为其底色,是“儒学化的神道”。

在“朱子学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主题研讨中,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陈睿超表示,“体用”是朱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朱子通过《太极图》诠释,将阴、阳这对古代宇宙观的基本观念归结为本源太极一理之“体”“用”,将古代哲学对于阴阳之统一性问题的思考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之上,也为其彻底的“理一元论”哲学建构夯实了根基。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家论述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朱子将其发展到新的高度,以“月印万川”来比喻与论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讲师魏鹤立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考,以《罗钦顺对朱子“理一分殊”说的继承和发展》为题,阐述了罗钦顺对朱子“理一分殊”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探讨、梳理了二者对“理一分殊”思想阐释的异同,引发现场学者的共鸣。

“朱熹解‘游’为‘玩物适情’,玩物不碍志道,适情本和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屠音鞘则以《功夫哲学的内外交养之道:以游艺观之》为题,以朱子理论诠释和琴艺功夫为例,生动讲述“以游以养”的功夫易于引发人民情感共鸣,激活伦理与美育实践,从而唤起文化自信自觉,具有重建文明关系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薛冰洋看来,朱子对老子思想有批亦有所采,以反思老子本体论建构为基,将冰冷的理性秩序转化为具有“敦礼仪,厚风俗”效用的伦理秩序,解决了老子之“道”如何通过行之而能成的方式作用于具体的事件问题,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