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要闻 | 砥砺前行担使命 奋楫扬帆谱新篇

2023-12-19 09:00:00 来源: 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大武夷新闻网讯 一场场“声”入人心的理论宣讲传递党的“好声音”,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唱响舆论宣传“主旋律”,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典型事例树起文明向善“风向标”,一处处书香馥郁的阅读场所奏响全民阅读“大合唱”……翻开邵武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画卷,亮点频频、精彩连连。

今年以来,在邵武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邵武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委“三争”行动、南平市委“五增”目标和邵武市委“六比六争先”主题实践活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邵武是个好地方”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擎思想之旗 凝聚奋进合力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3次莅临邵武视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邵武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深情嘱托、巨大鼓舞,带给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无穷力量。

在市委的有力推动和指导下,全市上下持续掀起学习热潮,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邵武的殷殷嘱托以及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以上率下,学习见行见效——年初以来,先后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在全市深入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工作,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提质提效。“学习强国”推广使用向纵深发展,注册率和活跃度位居全南平前列,在省级平台、全国总平台发稿实现大幅提升,持续走在全南平第一方阵。

内外联动,宣讲入脑入心——全市“福小宣·邵武讲习堂”宣讲人才库达到920余人,成立干部“领头雁”、教师“桃李园”、青年“生力军”“3+N”等21支特色基层讲习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八进”3000余场次,直接受众25万余人。调动艺术团、民间文艺工作者力量,自编《傩魂逐梦》《立德记》等傩舞、三角戏、快板、歌曲文艺作品30余部,开展各类文艺宣讲活动360余次,接地气、有生气的宣讲形式广受基层群众欢迎。

深入基层,调研走深走实——组织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开展大调研,立项申报《探索构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深入融合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等邵武市级研究课题7个。其中《探索构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深入融合制度体系》课题成功列入南平市级研究课题。

一次次学习研讨,一篇篇理论文章,一场场精彩宣讲,让真理之光照耀铁城大地,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壮大主流舆论 奏响发展强音

当好“喉舌” 做贴心“小棉袄”。为精心讲好邵武故事、传播邵武声音、展示邵武形象,全市新闻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聚力量、外树形象,以媒体之名,聚融合之力,拓发展之路,既当好党委政府“喉舌”,又做百姓贴心“小棉袄”,让主旋律成为凝聚人心的正能量,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今年5月,邵武抗击特大暴雨新闻报道在央视重要栏目先后播出13条次,创历史新高;今年7月,在邵武市召开的全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福建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相关宣传报道在上级主流媒体平台发布视频、文字70余条,点亮了邵武奋力建设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高光时刻”。

在防御台风“杜苏芮”期间,抢抓时机制作短视频、公众号188条,及时有效地让群众了解台风防范知识,知晓抗击台风一线情况,相关做法成效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的充分肯定,撰写的经验文章在《海峡通讯》上刊发并在全省宣传系统进行推广。点点滴滴,汇聚起做实做足习近平总书记“邵武是个好地方”这一殷殷嘱托的磅礴力量。

对内全面展现多彩邵武——围绕“氟新材料”“环带建设”“千万工程”“民营经济”“竹产业发展”“主题教育”“撤县建市40周年”等30余方面重点,开设专题专栏,策划选题200余个,开展基层采访、人物专访60余次,组织宣传信息供稿100余篇,在南平各县(市、区)名列前茅。优化电视内容,将播出二十多年的电视节目《铁城方圆》下架,推出“领导访谈”“健康邵武”等一大批贴近百姓的系列民生节目。

对上讲好精彩邵武故事——加强向上宣传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新闻宣传智库、对上新闻宣传选题策划等机制,相关媒体报道数量、质量、效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讲好邵武故事、传播好邵武声音营造浓厚氛围。2023年,在中央、省、南平市级以上媒体平台累计上稿3000余篇,其中,《学习强国》平台上稿296篇,上稿量长期居闽北前列;《福建日报》上稿162篇,头版51篇,9月上稿量排名全省第三;《东南网》上稿800余篇,居全省第六;《闽北日报》上稿479篇,头版92篇,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12%。

对外充分展示邵武风采——坚持加强央媒、省媒、南平市媒体联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共同发力,依托新媒体平台发展优势,广泛开展对外宣传推介。不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媒体产品由横向竖发展、由视向听发展,组织“故事里的邵武大型文艺晚会”“书香邵武·用阅读点亮城市诵读经典文艺晚会”等多场直播;策划推出“印象邵武”“舌尖上的邵武”等多个系列短视频,各类精品原创短视频在“邵武融媒”微信视频号、“邵武发布”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1500余条,“邵武融媒”公众号影响力在南平微信公众号榜单排名第一。

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一篇篇稿件、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正全面展示着:邵武,发展的力量不断凝聚,追梦的激情正在迸发。

建好精神家园 绘就文明底色

漫步在邵武街头巷尾,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让人倍感温馨与惬意。在小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阅读长廊”间享山水之乐;在街头,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前行;在景区,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志愿者传递爱与希望……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文明成为铁城大地最美的风景线,全民全员全域持续创建,不断推动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市民素质等实现较大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三年均取得优异成绩。在2021—2023年创建届期中,邵武市共获评4个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33个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142个南平市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居民家门口,市乡村三级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8支,“文明集市”创建、“传承雷锋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等一大批实践活动被群众纷纷点赞。

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邵武市大力选树弘扬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模人物,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邵武添砖加瓦、筑牢根基。其中,晒口街道成立以全国道德模范朱邦月冠名的教育助学基金,让朱邦月大爱无疆的精神永葆本色、常驻人间;全国模范检察官、福建省道德模范——李华率领工作室运用法治思维成功捍卫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伍夏云、杜锦祥、曾炳祥等数十名道德模范持续发光发热,深入村(居)开展巡讲200余场次,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化、带动市民,引领社会思潮,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不断宣扬向善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以榜样力量推进城市文明。

耕耘未来,播种希望。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召开邵武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会,推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发挥学校龙头作用、家庭基础作用、社区平台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社区家长学校全覆盖,设立社区辅导员96名,持续开展家庭健康知识、家庭教育、家长心理健康等讲座,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在追求文明的路上,邵武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个豪情满怀、文明向上、宜居宜游的新时代之城正阔步走来。

繁荣文化事业 成果群众共享

立足邵武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财富,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提升活化利用,打响文化品牌,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前行。

坚持保护、传承、弘扬地方濒危剧种三角戏,禁毒题材三角戏《立德记》入选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获评第八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第二十八届戏剧会演,获剧目奖、导演奖等5项大奖;传统三角戏《十五贯·访鼠》被选送参加第十六届福建戏剧水仙花奖比赛;国家级非遗项目邵武傩舞《跳番僧》在中韩云端文化交流中精彩亮相,绽放传统文化非凡魅力。

联合中国作协《诗刊》社策划举办两届“邵武是个好地方”严羽诗歌会系列活动,邀请到200余名全国著名诗人(含2名台湾诗人)来邵参加诗歌征文、诗歌诵读、青年诗歌学者研学等文化活动,征集到“邵武是个好地方”主题诗歌近6000件,出版《邵武是个好地方 首届严羽诗歌会汇集》,邵武成功获评“诗刊阅创基地”荣誉……

文化若水,润物无声。翻看全市文艺文化工作的成绩单,折射出邵武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活力持续迸发,也进一步增强了邵武人的文化自信。

在持续推出文艺精品的同时,邵武市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努力方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欢乐喜相逢”——新时代文艺惠民八闽万村行等活动;持续打造邵武民俗文化“一镇一品牌”,举办沿山春社民俗文化节、城郊端午文化节、卫闽农民丰收节、张厝开路节等特色民俗活动40余场次,有力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全面繁荣,以更多更富品位的文艺盛宴满足群众、滋养人心。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拓展有品质、有温度、有特色的阅读阵地,构建“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全域阅读体系,打造15分钟“阅读圈”,在全市建立乡镇街道图书站19处,设立农家书屋、机关阅读室等社会阅读点115处,投放智能借书柜28个,把一颗颗阅读的种子播撒在铁城大地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书香建设成效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及南平市委袁超洪书记等领导批示肯定,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广泛推广。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用文化赋能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境内“和平古镇”“金坑红色小镇”“云灵山度假区”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整合打造,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走廊建设,真正把人文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民俗文化与娱乐体验结合起来,促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着力擦亮邵武文化旅游名片。

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实施数字邵武“元和平”、闽赣省革命历史陈列馆等项目;精心研发文旅宣传品,以非遗项目枫林窑青白瓷和金坑小白茶为主体,制作“邵武是个好地方”文旅宣传品,梳理出福文化、老字号商品、文化创意产品等旅游后备箱产品10类15项;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入选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品家竹品科技有限公司获评福建省最具成长性文化企业、南平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创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获评南平市最具成长性企业。

回望过去,信心充足;展望未来,步履愈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邵武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新担当新形象新业绩为新时代“邵武是个好地方”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供稿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