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财:久处干坑甘粗粝 只为红茶出“深闺”

2023-12-28 07:38:38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闽北日报记者 裴礼辉 通讯员 林丽丽 邓灵军 文/摄

一山之隔。

光泽干坑,武夷山桐木。

历史上同产闻名世界的正山小种红茶,而今在茶叶市场上所受到的待遇却相差甚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位于光泽县司前乡东北部的干坑林场,远离城市繁华与喧嚣。

1947年出生,十六七岁便开始做茶的红茶制作技艺(光泽干坑)代表性传承人吴寿财,从出生以来,便很少离开干坑。“我喜欢待在干坑。”他说,“因为这里的环境好,空气特别清新,也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干坑,我要泡干坑的茶给他们喝。”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对痴心于干坑红茶的吴寿财来说,自己走不走出干坑无所谓,在乎的是干坑红茶能走到多远的地方。

深山里的“英丙茶舍”

“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武夷山脉北麓的高山地区之意,正山所指的地区……以庙湾、江墩为中心,东至崇安皮坑口,南至建阳黄毛岗,西至光泽司前干坑,北至江西上饶铅山县武夷山镇,西南到邵武观音坑,面积约556平方公里。” 陈宗懋、杨亚军主编的《中国茶经》如此表述。

仲冬时节,奔着“和桐木关同时期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名头,从光泽县城出发,通过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大门那独特的竹结构廊桥,走过蜿蜒的山路,进入干坑,恍若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山是绿的,水是绿的。

溪水静静流淌,落了叶的香榧树将枝干伸向阳光,一丛茶树盛放着花朵,生机勃勃。这是干坑小种红茶非遗传承人吴寿财家门口的景象。

走进他家时,看到有松烟从左侧一座小楼里飘出。吴寿财说那是自己盖的一座小型“茶舍”。“10多年了。”吴寿财说。

清甜爽口、齿颊留香、高山韵显……在一杯接一杯地品尝干坑红茶的过程中,吴寿财说:“八九岁就在茶里打滚,十六七岁跟着祖母做茶,到如今也差不多60年了。”

吴寿财的祖先自江西南丰迁徙而来,已在干坑延续十代人,代代会做茶。常年劳作,76岁的老人家身手轻灵,相貌仍显年轻。为纪念祖先吴英炳,他还在宅子附近建了一栋“英丙茶舍”。

烟熏过的岩石,松烟飘出来的小口,竹木打造的品茶室,茶室前的一座木制秋千……这是历史沧桑与当代茶空间交织的所在。这是吴寿财在“茶舍”遗址上建造的茶舍,如今还可以在茶舍里找寻到往昔生产烟小种红茶的痕迹。

据介绍,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都会在英丙茶舍短暂停留,在“茶舍”遗址里喝一泡烟小种红茶,带着满口腔的甘甜,或返程或继续前行。

与烟小种红茶年年相逢

想象曾经,“茶舍”里,烟香飘至楼上,一点点浸润入茶青或干茶中。

此时此刻,“茶舍”仍在,口腔中淡淡的烟香,似乎在告诉我:时间和执着的茶人相遇,会飘出醉人的茶香。

在吴寿财家里,传统生产车间与现代红茶生产车间是分开的,每年做的茶,既有烟小种红茶,也有金骏眉式的奇种红茶。

“每年少则五六百斤,多则一千多斤。”吴寿财说,目前也卖得差不多了。

他介绍,干坑茶历史悠久,原生茶树树龄达50到300余年。早在17世纪,以“天字号”正山小种红茶扬名天下。

与如今崭新齐整的无性扦插繁殖的茶园不同,干坑的茶树基本都是茶籽有性繁殖的群体种,它们生长出来会出现各种变异。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中,分布着这些具备多样性茶树的茶园,珍贵而稀缺。

得益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干坑林场于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群体种采摘比较麻烦,很难“标准”化,不同的叶子采摘下来后,“自然拼配”放在一起制作,除了山场气息,还会呈现出更多芳香物质,口感更加多元,内容物更为饱满、丰富。

不仅如此,干坑茶叶“大器晚成”。平原丘陵地带的茶叶,通常是“谷雨”季节一到就开始采摘,而干坑茶叶则要迟一个节气,到“立夏”才开始采摘,更是造就了干坑小种红茶极具地域特色的浓厚品质。

据《吴氏族谱》记载,从1801年至今的两百多年间,吴氏家族都以种茶制茶为生。吴寿财听祖父吴福林说,18世纪末,吴家就可以每年生产“天字号”正山小种红茶500公斤左右,全部销给武夷山茶商,再由当地茶商拼装后销往英国。如今,不论科技如何进步,他依旧保留着自己那套最古、最有温度的红茶制作技艺。

使用超过30年的揉茶机

2005年,金骏眉在武夷山桐木诞生后,以清香甘醇的口感迅速风靡茶界,掀起了国内红茶消费的热潮,也改变了中国红茶依赖外贸的格局。

在吴寿财的印象中,干坑的红茶,大概是从2007年开始,销量一年比一年好。虽然很少离开干坑,但他一直关注着红茶市场。从2007年开始,吴寿财也逐渐将生产主要精力转向奇种红茶。

“金骏眉那样的红茶要做,很多人喜欢。烟小种喜欢的人不多,但也要做,总有一些传统值得继承,也是为了那一部分喜欢这种茶的人。”他说。

生存和情怀都是需要的。正如吴寿财一直使用着的揉茶机。

“这还是我根据20世纪50年代省政府奖励给我们村集体一台揉茶机的原理,自己亲手制作的,已经使用三十多年了。”他说。

“这台揉茶机摆在二楼,也是我爸时常在告诫我们这些小辈,要把干坑红茶这项非遗制作技艺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下去。”吴寿财的儿子吴国华说。

高中毕业后,吴国华便跟在父亲身边学习做茶,早已是吴寿财的左膀右臂。“做青、烘焙,干坑红茶的制作工艺,那些年,我爸手把手教我,一道工序过关了,才让我进入下一道工序。”吴国华说。

不满足于首届 “光泽红茶”茶王赛获得金奖的吴国华,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光泽红茶”茶王赛上获得茶王。

“有县里的支持,会为茶叶企业搭建平台,也有同行的抱团取暖,再加上自己对品质的追求,我相信干坑红茶的将来会越来越好。”吴国华说。

最近,吴国华很欣慰:原本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回光泽了,表示要和他一起学做茶。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