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文旅|建阳区:文旅融合 勾勒“诗和远方”新画卷

2024-01-16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卢梦玲

千年古邑,文化名邦。行走在建阳这座建县千年,传承建盏、建本、朱熹、宋慈文化的历史文化眷顾之城,品读过往云烟,感受历史脉搏,时光在这里变得悠远绵长……近日,一则喜讯在古城传开,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印发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南平市建阳区名列其中。

怀山水之秀,揽人文之胜。如何厚植文化底蕴,更好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元素在新时代下焕新出彩?如何把创意创新与美好生活联系起来……近年来,建阳明确“市区一体,绿色发展,产业强区,书香建阳”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以建盏、建本、朱熹、宋慈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如今,这座千年古邑,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城市气质,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溯古——

以文铸魂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书香古韵、旧街深巷、名人旧宅……行走建阳区书坊乡的康宁古街上,迎面而来的尽是文化气息。书坊乡曾以雕版印刷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三大刻书中心之一。宋元时期,康宁古街两侧刻书作坊、商号林立。屋里刻书,屋外售书,每日皆是车水马龙、繁华市井的景象。

为了加强建本文化保护、研究、活化利用,2019年,当地投资3000万元重点打造康宁建本古街,新建建本蜡像馆、进德修业堂等旅游业态。如今,走进这条全长600余米的古街,沿街分布的进士第、大夫第、进德修业堂、楠木厅等颇具明清时期风格的古建筑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整条街巷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千百年人文岁月的光亮,见证着这里新旧交融的变迁。

建阳于公元205年置县,是福建省最早设置的五县之一。作为千年古县,建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理学文化、法医学文化、黑瓷文化、印刷文化、茶文化等是建阳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文化星光。

“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座城市历史脉络的见证,更是城市的灵魂和底色。”建阳区文体旅局局长徐卫兵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建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阳开展普查,对全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类建档。经核实,建阳全区共有35处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省级传统村落5个,以及历史建筑52处。建阳区共有24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3名。

摸清文物“家底”,夯实文化自信“根基”。建阳区着力加强对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严格保护,强化属地管理原则,为18处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聘请文保员,并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做好隐患整改闭环。去年,建阳区还搭建了文物安全监管平台,该平台具备汇聚接入视频监控、视频AI烟火报警、事件监控、事件通知等功能,构建起了“智能监控—告警推送—处置闭环”的安全监管机制,目前,全区35处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完成视频监控的全覆盖。“我们还积极争取了300余万元资金,为建窑遗址和朱熹墓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安防工程,预计今年底能完成建设。”徐卫兵补充说。

“考亭论坛”“建盏文博会”“建本学术研讨会”……一系列的活动打开了建阳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助力文脉赓续,也形成了极具建阳特色的文化品牌优势。

言今——

培优育强 激活文化蓬勃力量

知源求变,与时俱进。在深入挖掘梳理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建阳区也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

一片茶叶,滑入盏中,与水交融,漫溢茶香,赏味怡然的清新。

一只盏杯,厚重拙朴,与叶起舞,疏星淡月,荡涤心灵的芜杂。

建盏创烧于五代末,在两宋时达到鼎盛,自元代初期开始逐渐衰落。建阳是建盏的故乡,古为建宁府建阳县,建窑、建盏的“建”字就取自其中。走进商铺林立的建盏文化街上,仿佛徜徉在建盏的世界。在中国建窑建盏展示馆内,精美的建盏琳琅满目,让人大饱眼福。琴声悠远,身着宋代汉服的点茶师表演仿宋点茶技艺,茶盏交融,回溯千年前那个盏与茶相得益彰的年代。

建盏是建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建阳独有的支柱性文化产业。自建盏烧制技艺恢复以来,建阳一直致力于建盏的传承与发展。2001年,建窑遗址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13年以来,建阳区先后打造建盏文化旅游街、建盏文化创意园等,并不断丰富了建盏消费场景,完善建盏设计、烧制、展陈等基础配套。

组织成立了建窑建盏协会、建盏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实施建盏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举办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建窑建盏”逐渐成为建阳的文旅“金质名片”。

记者了解到,2020年建盏品牌估值达到了160.43亿元。截至目前,建阳全区共注册建盏企业和个体9110家,规上企业4家,限上企业9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产值约70亿元。直播基地6个、直播间1800余家,建阳也获评中国直播电商发展示范城市。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践证明,这种文旅交融的创新带来的是双赢——

建阳区累计投资25亿元,重点打造考亭片区,培育文旅游拳头产品,建成了考亭书院、建盏文创园、武夷梦华录、观书园、文公堤等21个重点项目,推出互动式朱子文化展演、非遗美食体验、宋代点茶表演、建盏拉坯等新业态,举办大武夷赶山节、朱子祭祀大典等特色文旅活动,考亭村实现由普通行政村到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华丽蝶变,并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考亭度假区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206.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5亿元。

建阳区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观光圈”,推动国家公园景观带与麻阳溪文化带有机结合,加快“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建设。以朱子、宋慈、建本、建盏、农耕、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为纽带,串联朱子林、楠木林、三色书坊等共6个国家A级景区,7个乡镇(街道)26个建制村,覆盖人口约12.8万人。推出游览打卡点26处、餐饮服务点28处、住宿服务点8处。打造一条生态卓越、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的文旅经济带。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9.68亿元,同比增长46.4%。

创新——

完善机制 打响全域旅游名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亭台水榭,在建阳区考亭旅游度假区内的宋代文化风情主题园“武夷梦华录”内,移步易景,湖光斑斓,游客畅享“承古纳今”的艺术氛围。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业态创新等方面,建阳的文旅产品不断升级,为游客带来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审美文化体验。

“文旅融合创新的意义,其实远不止于此。”建阳区文体旅局副局长曾文斌说,“不论是文旅产品升级,还是消费场景拓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文旅体验,推动文化和旅游一起走向更远的‘远方’。”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在加强业态创新的同时,建阳也不断加强管理服务创新。

“我们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品牌,弱化行政区划边界,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用文旅产品串联、衔接武夷山景区景点,出台了‘武潭夜游直通车’‘高速点对点免费’等政策,合力共建‘大武夷旅游观光圈’。”曾文斌介绍,近年来,建阳引入专业运营品牌团队,与旅行社合作,包装“大武夷”旅游产品,与武夷山共享客源,并创新统筹调度机制,成立旅游工作委员会,统筹全区旅游产业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定期协调解决文旅大项目建设具体问题。

曾文斌介绍,建阳区探索“国企+民企”投融资机制,促进大型文旅项目落地,持续提升文旅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此外,建阳区还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越性,通过“重心下移,高位嫁接”实现高端人才扎根农村,助力乡村发展。

据了解,建阳区每年从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中划拨专项营销经费,用于品牌推广、市场拓展等。成立新媒体推介专班,统筹各乡镇(街道)微信号、视频号等共同建立宣传矩阵,鼓励数字文化企业、自由创作者等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借力在外乡贤,依托餐饮管理企业在全国超3000家门店优势,宣传建阳文化旅游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文旅融“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因地制宜、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创新发展,建阳正书写着文旅长远发展的大文章。

苍穹淡远,群山如赋。秉承赓续千年的文脉,于斯,唯见诗意,唯见风骨……

□本报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卢梦玲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