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闽北|青山民俗皆蕴福

2024-02-20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戴 健

“福”是人们朴实而热切的愿景,是人们心中璀璨的珍珠。在我的家乡邵武随处可见福字、福图,许多民俗活动具有祈福的内涵。

在许多老厝中,可见木雕、石刻、砖雕的福字和寓意“福气盈门”蝙蝠图案。在喜庆热闹的春节,家家户户会在大门上贴福字,许多人家会在窗户上贴大红的含蝙蝠图案的窗花,有人还会在衣橱、米缸上贴福字,是对当下生活的肯定,更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邵武城东南面有一山,林木蓊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点缀山间,风光旖旎,名叫福山。这是一座有历史的山。旧称鹫山,北宋改称福山。历代福山就是邵武人休闲的好所在。时至今日,为了把福山建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休闲地,邵武市里于2009年建成福山森林公园,在山顶建成福音阁。

从主入口拾阶而上,台阶两侧的石栏杆上雕刻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福”字,流淌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至山巅,美轮美奂的福音阁矗立眼前。蓝底金边金字的阁匾,是由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题写,笔力遒劲。福音阁通高26.3米,为五层重檐歇山顶建筑,白墙青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每层的8个用玉石镂空的“福”字窗户,构思极为精妙,都是由龙和凤形变组合而成的;四周红色的木质门窗上均雕刻了不同书体的“福”字,技艺精湛。

福音阁的二到四层均修建了汉白玉环廊。立于四层环视,景色如画。东面近处的福山寺、如是居古韵悠悠,在绿树的环绕下显得格外幽静;远处层峦叠嶂,山脉如黛。南面青山绵延,峰峦与蓝天相接相拥。西面耸立着一片新建的高楼,将远山裁剪得如积木搭建的一般。北面的邵武主城区,高楼鳞次栉比,通衢纵横交错,美景与繁华尽收眼底。

福音阁第五层,悬一口铸造精美的大铜钟。铜钟四周铸有蝙蝠、八卦等装饰图案以及铭文,古拙又雅致。铭文为:“时逢盛世,造福为民。祥光普照,福音长鸣。祈福圣地,福地天成……”这不正是人们的心声吗?

从福音阁东面的台阶下到半山腰,是貔貅广场。广场北面蹲着一尊巨大的貔貅石雕。貔貅与龙、凤、龟、麒麟并称五大瑞兽。它的外貌长得很奇特,头像龙,身体像马,脚像麒麟,远看形似狮子,身体两侧还长着一对翅膀。它的背上驮着一把巨大的玉如意,寓意“富贵如意”。

在山坳中,辟一广场,西面是一堵青石雕刻的百福墙。一百个福字,一百种写法;一百个福字,一百个祝福;一百个福字,一百个美好愿景。北面是通往山脚的“御路”——石阶正中有四块用石头雕刻出的“福”“禄”“寿”“喜”的图案。人们从图案两侧的石阶上下,如沐春风。

福山还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山。宋代名相李纲、诗论家严羽曾在这里寻幽探胜。元代的黄清老在这里的“翠微阁”中,修身著书;诗人黄镇成与这里的僧人交好,常到此访朋、吟咏。黄清老在《福山庵》中写下“晨光海上来,云气生万壑”的名句……福山中已不见宋、元、明、清时的建筑,只能偶尔在翻挖的泥土中看到断砖残瓦,而历代文人在福山留下的墨迹,依然留存在泛黄的书卷中,厚重而芳醇。至今人们仍然能品咂到这些诗词,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一,邵武市民都会去登一登福山,“祈福、纳福、聚福、知福、望福、寻福”——福满福山,福也融进了人们的微笑中,印刻进了人们的心怀。

邵武古厝盈福,山满福,福也流淌在民俗活动中。谢坊是邵武卫闽镇的一个村子,村中有一座古朴的闽王庙,供奉闽王王审知。王审知治理闽地,整肃吏治,轻徭薄赋,兴办学校,吸纳才俊,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被民众尊崇为“八闽人祖”“开闽王”。

为纪念闽王,村里在他的诞辰和忌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每年正月初六,村里还要举办闽王巡游活动。人们以闽王庙为中心,唱祈愿戏、燃“福”字香。秋收结束,村民们还会在闽王庙唱大戏,做“福气”米丸祈福,庆贺五谷丰登。人们在祈福时要齐诵:“闽王德佑,百姓安康;风调雨顺,秋收冬藏;人寿年丰,幸福吉祥;祈愿吾乡,福运永昌……”

闽王庙中烧的香和形式与众不同。庙中陈列着几百个朱漆木盘,每家一个。庙里烧的香全国“罕见”——村民将山茶籽壳晒干,研磨成粉,然后将漏雕“福”字的木板放入朱漆木盘中,再倒入茶籽壳粉,取出漏雕“福”字的木板,朱漆木盘就留下了“福”字,就成了“福字香”。一盘香可以烧六七个小时,每天每家只烧一盘。烧“福字香”有专人负责,祈求福寿绵长。这一习俗,是村民对吉祥幸福最原始、最普遍的祈愿。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邵武洪墩镇的河坊村都要举行“抢酒节”。为了迎接这一民俗活动,每家每户都会提前杀猪宰鸡备酒备菜,比过年还热闹。抢完酒,家家户户会以稻米制作的糍果宴、新酿制的红米酒招待邀请来的亲友。请来的客人越多,象征着这户人家生活会越来越红火。

相传,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当地先民为缅怀隋朝名将冯仕基的功绩、三国赵子龙的忠肝义胆设立了“抢酒节”,距今已有1420多年的历史。现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抢酒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每年农历九月初一,四面八方的人群慕名而来,观看“抢酒节”的热闹,沉浸式地参与到庆丰收、祈愿五福临门的活动中。

在邵武水北镇大乾村有座始建于隋末唐初的福善王庙,又称欧阳太守庙、惠应祠、惠应庙。门额上有“福善王庙”“樵西一境”两方石刻,古朴而雅致。庙里奉祀欧阳佑,隋代洛阳人,曾任泉州太守。《八闽通志》载,隋大业十四年(618),欧阳佑调任蒲西,途经今邵武时,听说隋代已被唐所灭,他耻事二主,遂带领全家跳河自尽。当地人感其忠义,将其夫妇合葬于大乾山,并在墓侧立欧阳太守庙。

村民们崇敬欧阳佑的忠义,于是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都会聚集到庙里纪念他,并祈愿在这个充满正气的地方,获得幸福与平安。

邵武傩舞始于宋代,迄今已传承上千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以舞蹈动作走村串户。过去,邵武傩舞以驱疫逐鬼、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后来增添了春祈秋报、祈愿家人健康平安、祈盼子弟学业有成、祈盼生子添丁等内容。而现在人们跳傩舞的目的是传承和保护这项非遗技艺,祈愿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对“福”的祈愿是朴实的,是美好的,是绵延流长的。

作者:□戴 健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