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茶祈福 礼敬朱子”的创新之路

2024-04-02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筱惜 裴礼辉 文/摄

列队祈福、躬身行礼、敬献茶枝……在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排练教室, 36名学生手持茶枝,在悠扬的礼乐声中演绎《奇茗冠天》乐舞,以传统朱子家礼,表达对朱子的崇敬之意和祈佑茶事顺利之愿。

这是“开茶祈福 礼敬朱子”仪式的排练现场。

“溯源工作已完成,不久前刚提交了申报材料。”在武夷山茶叶即将开采之际,19日,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吴应辉告诉记者,“开茶祈福 礼敬朱子”仪式正在申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展顺利。

去年3月以来,本着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利用茶学专业和教师团队优势,在武夷山朱子文化研究中心的指导下,联合校企合作企业“石上一品”茶业在遵循、传承古礼的过程中,探索创新编排了“开茶祈福 礼敬朱子”仪式。

礼敬朱子圣贤,以茶庚续传统血脉。“团队充分挖掘朱子文化中朱子重农爱茶、种茶讲礼思想,结合武夷茶人每年春茶开采之际举办开山仪式,创造性推出朱子后人和茶人的祈福仪式。”作为项目主创者,福建省林凌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林凌认为,从“忠孝廉洁”的思想到“俭清和静”的精神,对当今的学生教育和成长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自南宋理宗时朱熹入祀孔庙以来,祭祀朱子活动从未间断。明代朝廷封朱子长房长孙世袭五经博士,按国家祀典举行春秋祭祀活动,清代康熙朝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皆为“开茶礼”溯源提供了依据。

朱子有茶诗云: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芽手自裁。晚年自称“茶仙”的朱子,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开茶礼”是农耕文化的一个特有现象,作为世界红茶与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山自古就保留着谷雨开山采茶、茶农祈求茶叶丰收的习俗。

作为一场朱子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的祈福活动,“开茶礼”不仅是该校以实际行动践行朱子文化进校园,也是武夷山“活化”朱子文化的又一创新成果。

通过可演绎、可观赏、可互动的体验仪式,礼敬朱子、祈福丰收,激活传统文化,让写在书本上、存在遗址里、收藏在牌匾中的“礼”落地化、生活化、故事化,也为朱子文化与武夷山重点产业相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为什么说是‘创造性转化’呢?”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舞蹈编导林永斌解释说,传统的喊山祭茶祈愿的是“天时”,盼望茶叶长势良好,我们的“开茶礼”则更注重“人和”,以期茶叶生产顺利。

仪式中使用的茶篓、水筛、焙笼等祭器都是祈愿茶事顺利的佐证。此外,传统礼仪通常为手持笏板,“开茶礼”中表演人员手持茶枝,饰以红丝带,既与茶文化结合,又蕴含“红火兴旺”寓意。

林永斌说:“不同于一般的喊山,仪式将乐舞、祈福、朱子家礼等元素结合起来,富有感染力、表现力,且这一形式不受时节限制,可复制、可推广,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学生参与呈现古礼的过程,不仅在他们心中留下地方文化的烙印,也让茶艺专业有机地融入到武夷山朱子文化建设之中,把朱子文化与非遗茶俗等内容相结合,鼓励他们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吴应辉表示,目前“开茶礼”以“六揖”为基础演绎,希望今后能在相关重要场合中,呈现规模更大的乐舞。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