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环带·探秘大武夷② | 走进燕子窠,与花香茶香撞个满怀

2024-04-22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这一站,燕子窠~

燕子窠

位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

毗邻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南傍九曲溪,东倚三仰峰

青山延绵,云雾缭绕

地势奇特,山场地形丰富

立体饱满的环境

是为茶树生长量身打造的胜地

燕子窠生态茶园

藏在这绵延的青山中

云雾缭绕,绿树翠竹之下

是一畦畦翠美茶田

茶文化历史悠久

上品“正岩茶”主产区之一

燕子窠(kē)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坐落在武夷山名镇星村镇,历史上曾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说,星村镇也曾是武夷茶贸易的集散地之一。燕子窠内的茶山,背靠白云岩西鹿高耸的风化崖壁,怪石突生,砂苞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气候环境适宜岩茶生长,是上乘的岩茶山场。

【古茶道】

清朝福州马尾港口通商之前(1856年),武夷山生产的茶,集中在星村镇贸易。各地生产的武夷茶都经过“燕子窠古茶道”挑到星村镇茶市售卖。2019年3月22日,国家文物局发函,正式同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燕子窠古茶道作为“万里茶道”的一段,其修复对福建段茶叶贸易历史见证意义十分重大。

【三茶统筹理论策源地】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武夷山调研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单位,总书记来到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察看春茶长势,了解武夷山茶产业发展情况后,点赞了当地茶产业:“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并对武夷山继续做大做强茶产业寄予殷切希望:“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也就是在这里,总书记提出了“三茶统筹”发展理念。

如今,武夷山人践行着总书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嘱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奋斗路上,茶产业不仅为广大百姓打开了致富之门,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柱,而且成为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科技特派员制度】

“一号特派员”源起福建南平。

南平市是福建省农业大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平的粗放型农业经济陷入困境。1998年10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南平调研,在南平召开的全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县)对口联系共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科技兴农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精神,为解决农村基层一线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的难题,1999年,南平市率先推出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帮助茶农在茶叶栽培管理和加工工艺方面进行技术指导,提升整体制茶水平,这成为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武夷山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武夷山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廖红科特派团队】

2015年,廖红教授带领团队来武夷山调研。2016年开始推广应用生物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探索生态种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夏种大豆、冬种油菜”的间作绿色栽培模式),建立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推行套种生态茶园模式后,极大地改良茶园土壤,改善茶园生态,减肥增效,同时实现“固碳效应”,由碳亏欠转向了碳盈余,茶叶的品质也提高了。2020年12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将该成功模式向全省推广。

2021年3月22日,总书记来武夷山调研燕子窠时,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得到了总书记的高度认可。

廖红(左二)在一处武夷山生态茶园指导茶农茶园套作大豆栽培技术。(图源:福建日报)

【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燕子窠生态茶园除在茶园进行茶豆(或油菜)套作种植外,还安装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并开展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建有废弃物回收池,以防止二次污染,通过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使茶树病虫害和天敌在一个有效的动态平衡中,有效降低茶园因病虫为害用药的次数,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在设备上还装有探头和发射器,会对茶园进行一个智慧管理。

由于管理科学,生态茶园种植的总体成本降低,产量提高,茶叶制优率也明显提升,引来不少茶商争相采购,价格从每斤几百到几千上万不等。可以说,武夷山的生态茶园让更多人喝到了绿色、健康的生态茶,也让茶农的收入增加了,产业效益也增加。

图 | 中国国家地理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生长最基本的条件是“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即:在茶园地形最高处、外围四周和有害性风口设置防护林,以高大常绿乔木为主林带,两侧配以灌木;在园内的道路、水沟两旁种植行道树;园中适当套种遮阴树,行道树和遮阴树以种植豆科树种或落叶果树为好,不宜种植与茶树抢水、抢肥或病虫害互为寄主的树种。此外,茶园梯壁可以种植匍匐性作物,在园内空地或幼龄茶园中可以套种矮秆的豆科作物,既可起到保护梯壁的作用,又可割青埋压作绿肥,以园养园。也就是建立人工复合生态茶园,顺应自然发展,达到生态平衡。

武夷岩茶的土壤是风化岩,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是可分化的红色砂砾岩,茶树的根系生长下去,吸收这里面的微量元素,也就形成了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指的是在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燕子窠建立了

完善的生态茶园管护系统

春有樱花、秋有银杏

丰富的景观既具观赏性

也为生态种茶添彩

图 | 中国国家地理图片

图 | 央视新闻

青山批翠,繁花点缀

山水与茶园相得益彰

这里是燕子窠生态茶园

燕子窠茶园花团锦簇。

来源:闽北日报综合南平文旅、央视新闻、福建日报、中国国家地理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