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匠心|邱鹏:求索授业 守正创新

2024-05-13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林水鑫

“守心守盏守艺人,传播传承传道者”,走进福建省南平农业学校内的工艺美术基地、“宋瓷御盏文创基地”,这副对联赫然呈现眼前。“我虽只是个普通手艺人,但也希望能在守护、传播、传承建盏烧制技艺方面做些事。”建阳文化传习所负责人、福建建阳宋瓷御盏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邱鹏提及对楹联的自我解读与目标。

在建盏窑址建阳区后井村长大的邱鹏,自幼对建盏便有着特殊的情愫。青年时期,他外出游学。“我看到被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建盏,被介绍为‘天目’。”邱鹏心中道不出的难过。天目,是源自日本的词汇。“那次的经历,让我更迫切希望能为家乡、祖国的建盏的传播与传承做点儿事。”邱鹏说。

2000年,22岁的邱鹏回国。“宋代的建盏标本,就是我们的老师。”邱鹏这么认为。因缘际会,邱鹏得以向福建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等专家学者学习。6年来,他通过收藏的建盏残片与向行业权威专家请教,系统地学习了建盏文化与烧制理论。

在2006年,邱鹏开始烧制仿宋建盏。他刚开始实践烧制,配料、焙烧等工序有些地方没有琢磨透彻,试验多次都未能成功。“胎土和釉料须得原矿原釉,胎泥跟釉水要结合得恰到好处。”邱鹏姑父何宝兴的话让他茅塞顿开。20世纪80年代前后,由中央工艺美院、原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建阳瓷厂联合组成的仿古建盏烧制攻关小组烧制出仿宋兔毫盏,何宝兴是其中成员。邱鹏将学到的理论、前辈传授的点拨与实践结合,成功烧制出仿宋建盏;这些年他还在器型、釉色、斑纹等方面进行钻研创新,作品成为CCTV《寻宝》走进福建建阳的指定礼品。

建盏不仅是建阳的名片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建盏产业如何在蓬勃发展中融入更多年轻血液,让建盏文化得以传承、建盏烧制技艺得以传播?”邱鹏思考着,也行动着。2014年,邱鹏创建福建建阳宋瓷御盏文化有限公司,并入驻南平农业学校。校企结合成立的“南平农校工艺美术基地”“宋瓷御盏文创基地”成为建阳区唯一的建盏教学基地。邱鹏成为面向大中专学生教授建盏制作技艺唯一的教师。在教学中,他引导学生将建盏烧制技艺与地方历史、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地方历史人物瓷像等文创产品。

教授之余,邱鹏还与专家学者、同行同好坦诚交流,乐于分享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2020年,邱鹏还与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明春教授合作研究,编写了第一本专业介绍如何烧制建盏的校本教材《建阳建盏》。

如今,“宋瓷御盏文创基地”已经成为南平市建阳区文化传习所、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考评实训基地……邱鹏作为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南平农校等院校的特聘导师,累计向近4000名学生传艺,其中不乏台胞与外籍友人。

“2018年起,几乎每年都有台胞与海外留学生来这参加夏令营,学习建盏文化、体验非遗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邱鹏说,近期在积极筹备夏令营有关工作,希望能为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建盏守艺人的力量。(林水鑫)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