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要闻 | 延平:党旗在防汛一线飘扬

2024-06-16 21:30:00 来源: 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缪韵 卫金平 王丽娜 刘雨虹 刘妍灵

大武夷新闻网讯 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延平区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上一线,加强汛情监测,排查风险隐患,妥善安置群众,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充分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image.png

夏道镇

“魏大爷,现在汛期危险,您腿脚不便,大雨冲刷下来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我们帮您一起撤离吧!”6月14日下午,延平区夏道镇挂职干部江晨晖正劝说着独居的魏樟祥大爷。

入汛以来,江晨晖带领着村两委干部逐户排查高陡边坡隐患点,多日的连轴转,他一刻也没有松懈。这天,在一隐患点发现腿脚不便的魏大爷独自一人在家,大爷并不愿意“麻烦”子女,始终不肯搬离。

“哎呀我不走,我家里安全得很,现在转出去过几天又得回来,我儿子家太远了,过去麻烦。”魏大爷不耐烦地冲他摆摆手。

“不麻烦,我们村干部一起送您过去,等汛期过了,我们再把您接回来。您一个人住在这我们不放心,万一发生山体滑坡那可危险了……”江晨晖和村两委干部轮番上阵劝说,并与其子女取得联系。现场干部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魏大爷讲清楚、说明白,在大家真挚的关心下,魏大爷终于点头同意了。

“大爷抓紧我,您放心,我会把您安全送上车的。”考虑到魏大爷行动不便,江晨晖二话不说就将魏大爷背了起来,走过一段泥泞的路,将魏大爷送上了开往城区儿子家的车,再由村干部接力安全护送到家。

“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江晨晖认真说完,又和村干部继续排查下一个隐患点。

峡阳镇

连日来的强降雨天气,让峡阳镇偏远山村葛大村预警信号不断响起,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image.png

接到上级转移指令后,90后村书记严章祥急忙动身组织人员,他深知葛大村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以及居住的老人数量多,给转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必须尽快将危险区域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他随即带领着留守村内的年轻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挨家挨户地敲门入户。

村里有一对年逾八旬的老夫妇,老爷爷腿脚不便,老奶奶体弱多病。严章祥一行来到他们家,做通老人家思想工作后,背起老爷爷,又让其他村民搀扶着老奶奶,一同进行转移。

在严章祥和其他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辖区危险区域村民都被转移到安全地点。“作为村支书,守护村民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严章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展现了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的风采。

在这场防汛战中,峡阳一线还有许多年轻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青年党员担当,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为防汛抗洪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共同谱写一曲感人至深的雨中守护之歌。

西芹镇

连日来,延平区普降大到暴雨,西芹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相关部署,积极主动开展群众转移工作,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238户445人,其中43户74人集中安置,并全力保障转移安置群众日常基本生活,确保被安置群众有饭吃、睡得好。

image.png

“阿公、阿婆,饿了吧?饭做好了,快过来吃饭。”

15日中午12时许,西芹镇高坪村挂点负责人及两委干部为转移到集中安置点的9位村民安排了午餐,并询问大家在安置宾馆住的是否习惯,叮嘱大家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和村里联系。

“大娘,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我们村里已经安排好了您的临时住所,有什么需要及时跟我们说。”

汛期开始后,南洲村挂点负责人及两委干部便来到应转移人员王金珠的住所看望并安排她到女儿家中暂住,村里对这位高龄独居老人尤其关注,定期到对临时住所对老人进行慰问,陪她聊聊天,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

“把群众转移出去后,我们还要把他们的家给守好了!”

每天清晨,各村值班干部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转移村民们的家附近进行巡逻,并拍照和录像发送给村民们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了能让转移群众在安置点安心避险,西芹镇针对安置群众家中物品等无人照看的情况,通过加装门磁、拉警戒线、安排人员巡查等措施,保证安置群众家中物品的安全。

据了解,西芹镇共设置26个集中安置点,目前全面启动,共计可提供床位100余个。为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保障工作,各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值守组,开展日巡和夜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能够随时接收转移安置人员,值守人员不定时清点人数,查看转移人员居住、生活情况,确保人员无遗漏、无误差。

赤门乡、巨口乡

“开饭了!吴世华下来吃饭!”15日中午,在延平区赤门乡赤门中学,正在教室学习的初二学生吴世华闻声跑下楼,他是学校停课后唯一没有回家的学生。

“我们了解到他家在尤山村,是地灾频发区,回村的路上还有几处小型山体滑坡,于是向学校申请负责他这几天的食宿。”赤门中学资助中心主任邓惠芬表示,在接到停课通知后,赤门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与学校对接,梳理全校寄宿生家庭住址,逐一摸排是否属于地质灾害频发区,研判和制定学生返家方案,组织30多名寄宿生一天内顺利安全返家,因吴世华同学情况特殊,被安排留在学校。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回家了心里很着急,还好学校安排我留下,老师也在学校陪我给我辅导功课,还帮我解决吃饭问题。”吴世华说起学校对他的照顾,心里很是感激。

在赤门乡赤门村冯老太的家,村下派书记方琳璇正在给后院的鸡鸭喂食,这几只小动物,是冯老太的心头肉。几天前,独居在高陡边坡旁的冯老太说什么也不愿意转移,直到方琳璇答应她每天都来给她的鸡鸭喂食。“群众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解决好,他们会担心,我们也放心不下。”方琳璇说。

“我们坚持应转尽转,确保一户不漏,同时还要解决转移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安置点安心、安全度汛。”方琳璇每天都会和村干部们一起巡逻,到转移对象家挨家挨户地看,一是确保没有人员回流,二是检查他们的居所是否受灾。赤门村还在集体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娱活动和游戏,播放热门电影电视剧,安排汛期安全注意事项宣讲,丰富转移群众的生活。

“谢谢党委政府迅速安排挖机来我们村里帮忙疏通阻塞的桥洞,要不水渠里水漫上来,我们村存放在附近价值10多万的烟叶可能就要危险了。”15日,家住延平区巨口乡巨口村的老陈一边望着村边湍急而去的渠水一边跟笔者道。

连日来,巨口乡各级干部下沉一线,走村入户,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并积极开展预防处理。14日,巨口乡下沉干部在巡查中发现,村边农田灌溉水渠桥洞堵塞严重,积满了被雨水冲刷而来的树干、杂物,严重影响正常排水。

据了解,水渠附近种植约有20亩烟叶,每年五六月正是烟叶收获的季节。不久前,烟农们刚刚把烟叶采摘完,存放在水渠边库房内,等汛期过后再准备烤制。

“要是不及时处置,群众财产极有可能造成损失,今年就要白干了。”巨口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按照延平区委区政府防汛工作要求已经对乡里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尽可能在附近提前预置相关抢险物资力量。乡里应急配置的挖机就在附近,立马调了过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和疏通,水渠排水恢复正常,险情成功排除。(供稿单位: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缪韵 卫金平 王丽娜 刘雨虹 刘妍灵)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