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要闻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学生“三下乡” 听宣讲 寻访非遗美食“灌蛋”

2024-07-11 10:20:00 来源: 顺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朱城铖

大武夷新闻网讯 顺昌灌蛋是顺昌县的一道特色风味美食,也是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5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健康乡村‘食’践行·科技助农促振兴”实践队的14名师生来到顺昌县仁寿镇,探访顺昌灌蛋制作工序和传承现状,助力顺昌灌蛋的传播与发展。

image.png

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顺昌灌蛋制作工艺”(顺昌)代表性传承人张振健说:“首先要找到蛋眼,这个白点就是蛋眼。刚开始的时候,馅料不要加太多,慢慢地转两下,馅料就会进去了。”

寻访期间,顺昌灌蛋非遗传承人张振健与仁寿镇党委政府宣讲人员带领实践队师生,一起了解灌蛋的制作流程与历史文化,并为实践队成员们现场演示烹制。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健康乡村‘食’践行·科技助农促振兴”实践队学生 由涵兮说:  “我们在学校学的更多都是理论知识。今天通过实践,了解顺昌灌蛋背后的故事、寓意、做法流程,品尝到它的味道,感觉对这个非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据介绍,灌蛋是顺昌年味里特有的传统美食,也是节庆宴客的必备菜肴。其蛋形极似金元宝,外白内黄,人们也称它为“银包金”,寓意财源广进,团团圆圆。目前在食品馅料的创新上采用更换季节性山珍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选择,以拓宽顺昌灌蛋的销售渠道,通过严格的选材,在保证口味同时,力求菜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实践队师生通过参与体验顺昌灌蛋的制作流程,品尝其鲜香的独特风味,切身体会到这道美食背后所蕴含的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地方特色文化。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健康乡村‘食’践行·科技助农促振兴”实践队带队教师 任晔:“下一步,我们希望邀请非遗传承人能够到我们校园里面,给我们的学生开展讲座,现场展示灌蛋。甚至我们可以有一些关于灌蛋的创新菜品制作,可以在我们的实验室里面,比如改进加工里面的肉馅等等。”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作为非遗与地域特色美食,顺昌灌蛋所蕴含的,不仅是历史文化,更是情感乡愁。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通过更多传播形式,让非遗魅力被更多人看到,激发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让年轻人积极参与非遗活动,使非遗融入学校教育,让非遗在时代发展中展新姿、焕新颜。‍(供稿单位:顺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朱城铖)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