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千万工程”经验|光泽:落实“四重”要求 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

2024-07-19 17:43:34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中共光泽县委 光泽县人民政府

编者按

7月13日,全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会上,光泽县、邵武市和平镇进贤村、浦城县九牧镇、建阳区麻沙镇、松溪县花桥乡、建瓯市小桥镇作了交流发言,本报今日予以刊发。

光泽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千万工程”为指引,以创建全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为抓手,落实“四重”要求,积极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推动全县86个村集体自主经营性收入均超20万元,实现从“一村强”到“村村强”、“一人富”到“人人富”的“万千蝶变”。

一是坚持三级联动,着力抓乡促村。发挥县委县政府“一线指挥部”作用,注重规划引领、支持保障、示范带动,制定“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基本完成《乡村振兴规划》及《和美乡村建设导则》编制,落实党政主官“1+1”机制,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提升。深化领导挂村、机关联村、干部驻村制度,搭建政银企联席会议平台。2023年以来,共拉动9.47亿元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实行“月分析、季比拼、年总评”评估机制,通过“乡村拉练会”等促晾晒比拼,压实乡镇党委政府“前沿作战部”责任。实行党建体检、整顿转化、达标创星“三步工作法”,对行政村开展全覆盖“党建体检”,摸清“土特产”资源,按照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稳定改善等6种类型理清86个行政村差异化发展思路,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4个,创建金星村、红星村42个。

二是坚持龙头引领,拓展联村经济。探索乡村振兴的产业带动模式,持续优化“村企共建、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推动83个村组建11个跨村联建党组织,分别与圣农集团党委结对共建,结合企业延链、扩链,布局肉串加工、物流运输等白羽肉鸡上下游产业链项目12个,先后打造止马镇“十支联兴”、鸾凤乡“物流园”、华桥乡“带富先锋”等示范点,去年实现产值1.37亿元,村均收益5.9万元。如,止马镇全镇10个村成立联村党组织,共同出资组建新振公司,承接圣农肉串加工业务,2023年实现村均增收20万元,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260人,发放工资780万元。全域布局脱骨鸡爪加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带动每个乡镇新增1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新带动乡村两级年增收1000余万元、村民就业500余人。相关经验做法分别在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三是坚持全域统筹,创新富民模式。注重整体提升,全面探索推行乡村振兴公司强村富民模式,建立县委统领、部门配合、乡镇主导、村村参与的责任体系,搭建县乡村联合振兴差异化发展平台,升级乡建公司平台,成立涵盖乡村经营、订单生产、工程承揽等八大业务的乡村振兴公司9家,入股村(社区)99个,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三级覆盖、三级增收。实施清产核资、资产赋能、资源开发“三大行动”,盘活闲置及低效使用的生态资源6万余亩、“五老”设施12万余平方米,将村集体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2024年以来,各乡镇乡村振兴公司发展乡村经营、社会服务、订单生产、工程建设等业务28个,涉及项目金额近5000万元,各村累计可分红超300万元,典型做法获《中国改革报》推介。

四是坚持能人带动,推动帮富带富。用好“到南平去、助乡村兴”平台,积极发动“原乡人”、召唤“归乡人”、引进“新乡人”,加强优秀农村外出务工党员回引培养,全县共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等1700余人,培育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35个、党员带富先锋207人。如,止马镇仁厚村“归乡人”、党支部书记周建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创建联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8个村联合发展稻渔共生2200余亩,解决“家门口”就业20余人,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余万元,带动各村村财增收3万余元,群众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