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理|别“厝”过,藏在阡陌巷弄里的时光故事

2024-08-10 09:55: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朱玲 罗菲儿

开 栏 的 话

闽北广袤的乡村大地田园风光各具特色,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风民俗淳朴厚重,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穿越悠悠岁月,经历社会变迁,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勃勃生机。今起,闽北日报开设《乡村地理》专栏,带您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闽北乡村,看古建、访遗迹,寻美食、品文化,体验另类的“诗和远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绿水青山生态美(郑惠平 摄)

传统村落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的发源地,曾涌现出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闽北大地遍布明清古厝土厝。仅在国家级生态乡镇——延平区巨口乡,就有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4个,完整保存着明清古厝102座,土厝600多座。

土厝群

巨口乡历史悠远,早在青铜时代就有人迹。境内存有始建于五代十国的驸马厝、建在悬崖上的清代石桥、黄莲山福建省委第七次党代会遗址等历史人文遗址20多处,更有完整土厝建筑的村庄8个。

驸马厝

600多座古厝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像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一路走来,厚墙密瓦,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古厝深藏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乡约乡规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亦衬得村落传统愈发厚重鲜活。

乡村古厝,既是乡村的形之所在,更是其魂之所系。只有千方百计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让珍贵的文化遗产重焕光彩,让文脉更好传承下去。

驸马厝里的书楼

2021年以来,延平区以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为契机,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整合、盘活零散的古村、古厝资源,探索古厝集约式保护新模式。

巨口乡借力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将片区内联建村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设立公益性闲置农房流转交易服务平台,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参与市场运营。同时,委托实力企业成立文化资产整理小组,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并通过古厝修缮、文化艺术节等方式,按照“古厝+文创”“古厝+研学”“古厝+旅游”的“古厝+”模式,打造古厝风情新产业链,全域盘活古厝资源,加速构建以“古厝风情”为主题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凝滞的时光与隽永的古厝,便有了相守之美。今年6月,电影《明亮的石头》到岭根村北坑自然村取景。

电影《明亮的石头》拍摄现场

被“唤醒”的当然不止古厝,当地绝佳的生态环境也让“森林康养”走进了决策者的视野。

两年来,延平区利用森林、生态优势,整合医疗资源,完善养老设施和服务,在这里探索“生态+旅游+养老”新业态,打造“候鸟式”养老基地。2022年,巨口乡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

在区里的指导、支持下,该乡规划打造巨口森林养老“一核六片区”的发展格局,建设半岭养老度假旅游区、乡村生态休闲康养区、传统村落体验生活区、驸马厝观光养老休闲区、乡土文化康养体验区、笔架山森林养生区等六大重点功能区,带动了乡村旅游、民宿、疗养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今年6月,“田园梦享庄园”开园活动在岭根村举行,标志着延平区又一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古宅人家 (宋晓东 摄)

2023年以来,在延平区委关于“千万工程”指示精神指导下,巨口乡引导乡贤围绕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动“原乡人”、召唤“归乡人”、引进“新乡人”(三乡人),到南平去、助乡村兴,打造以“聚合力量、赋能乡村、实现共富”为主导理念的乡村运营中心。

九龙土厝群

淘山水乡村运营中心应运而生,通过更富创意、更具乡情的方式,撬动各方社会力量,对乡村进行市场化运营,赋能乡村闲置资源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项目开展至今,吸引了城区教育机构、旅行社、待业大学生、返乡青年等踊跃参与。12家公司(工作室)签约入驻运营中心,组织开展10余场活动,吸引游客超5000多人次,包装推出“巨口好物”农产品10余款,带动北坑、岭根、谷园、馀庆等村落,近70户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就业。

洽谈入驻的企业或团队中不乏乡村运营方面的专家、青年、实践者,运营中心“招才引智”作用凸显:乡贤无偿提供绘制手绘地图;团队策划实施“巨口自然教育项目”,并获得市级优秀奖;旅行社开发包装巨口1日游线路,提供团建党建旅游服务;拥有技术开发经验的开发“周末下乡去”小程序;专注传播汉服文化的,开展“穿着汉服游古厝”活动。

艺术作品也成为网红打卡点

唤醒文化乡愁,重启田园文明。巨口正以现代的、年轻的姿态复苏,她的乡村故事也定能越讲越精彩!

屐痕处处


岭根村

岭根村因位于乡北,地势如坑,当地人又称“北坑村”。环境优美,地域符号突出,传统文化厚重,地杰人灵。

北坑古厝

全村为黄姓,是南宋教育家、理学家黄干的后裔。黄干是福州府唯一进孔庙的先儒,与“延平四贤”杨时、李侗同列孔庙大成殿西庑先儒三十七位中第二十位。北坑黄氏从黄干始,迄今已繁衍二十七代,现存有明清古厝五座。

网红艺术拍照墙、北坑小梯田、北坑古厝,这是一个生产活动、乡村生活、田园诗意叠加的舞台。

谷园村

巨口乡由余东、余西两部分组成,以武步溪为界,分东西两片区。谷园村属余西,群山叠翠,山峦环绕。

这里不仅有乡村野趣,还充满艺术气息。中外艺术家在这里留下了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遍布村庄的墙上、屋檐、角落、广场、田野中……点亮了藏于深山中的传统村落。

中外艺术家在这里留下了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蒋海岭 摄)

漫步村里的老街,观赏清朝民居、酿酒坊郑厝裡厝、林厝埕、延陵吴氏、进士院旗杆厝、马坊裡厝,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馀庆村

古桥、古厝以及众多古遗址,踏入馀庆这座千年古村,仿佛穿越了时空。村后的“寒清寺”香火鼎盛,“钟楼”的钟声传百里,明清时期石砌的21口古井,静卧在村野村舍之间。

精美繁复的雕花窗棂,栩栩如生的木石浮雕,流转光阴的红砖乌瓦……古厝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让人不禁抬手想一一拾起那些遗落在岁月中的美。

漫步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步云桥,踏上闽赣古官道,馀庆“四宝”(驸马厝、步云桥、嘉庆井、古碉楼)散发着古老而温情的味道。

古碉楼

温馨提示:

这趟乡村游,除了游山玩水外,如果您还希望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等方面获得更多深层次的旅行体验,不妨在当地找一名乡村讲解员,带您高质量玩转巨口。

自驾线路:出发点导航至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

舌尖寻味

游巨口,还是一场追寻美食的味蕾之旅。三餐四季,共度丰盈而内敛的人生。巨口乡各村均有农家乐餐厅,地道的农家美食,全是隐匿在巨口人记忆中的温暖。

01

烧兔肉

油锅烧热将兔肉炒干水分,再放入葱段、姜、蒜、白糖、料酒,佐以枸杞、熟地等药材,一起烧开,撇去浮沫,改慢火烧至肉烂熟,再用急火烧干汤汁即可。

02

鱼蛋燕

把地瓜粉和鸡蛋搅拌成黏稠的糊状,摊成薄皮状,固定成型后捞起放凉。而后切成粉条状,或炒或煮或拌。

03

爆炒牛肝菌

以牛肝菌、腌白菜、青辣椒为主料,旺火爆炒,口感爽滑微辣,是不可多得的山珍小菜。

04

芋饺

精选当地芋子及地瓜粉,手工捏制而成。成品馅鲜味美,滑溜爽口。

05

香煎石斑鱼

以巨口水库中的小石斑鱼为食材,干炸后配以蒜头酱为蘸料,口感酥脆鲜香。

06

炸南瓜丸子

以南瓜、糯米粉、豆油为主要原料油炸而成,配以白糖、白芝麻,口感酥脆。

07

酸辣梨菇

选用本地野生梨菇,以酸辣调料炒制。梨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08

炒糕(又名炒肉糕)

以地瓜粉、白糖和水调和成浆,加猪油炒制而成的膏状甜食。成品色泽晶莹透亮,富有弹性,状似果冻。外观、色泽与红烧肉相似,经猪油炒制后透着一股肉香。

来源:闽北日报(朱玲 罗菲儿)部分图片来源于美丽延平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