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 延平区洋后镇:“稻蛙共生”双赢 生态效益倍增
大武夷新闻网讯“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19日,走进延平区洋后镇大演村的虎纹蛙养殖基地,只见一只只虎纹蛙在稻田里快乐地跳来跳去,一幅稻间蛙鸣、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企业之前也考察了周边乡镇,最后选择落地洋后镇,是因为经过实地考察,洋后镇的生态和水质环境,非常符合我们虎纹蛙的成长。”南平市禾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在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大演村党支部积极帮忙协调村民,流转土地,还帮助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确保我们企业顺利在延平区洋后镇大演村内建成虎纹蛙繁育养殖基地,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企业是获得南平市首家“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企业,主要是以虎纹蛙的繁育驯养、养殖、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种养型现代农业公司。目前,基地虎纹蛙种苗孵化区1.5亩,稻田蛙共生区20亩,稻田螺、稻田泥鳅共生区5亩。基地以“生态立体循环”为核心,利用稻蛙捕食害虫的习性和粪肥保证水稻的产量,将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农药、化肥零使用,打造出“一地多用、一地多养、一地多收”的“稻田生态蛙”立体循环农业,实现农田效益翻两番。
“同时,我们企业使用中草药医治虎纹蛙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以自建电商团队在线上平台直播销售,目前,我们已开始接收订单。”企业相关负责人说道。
农村天地广阔,实干创造未来。洋后镇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延平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推动洋后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通过党建引领,探索‘公司+农户’订单式,建立稻田蛙立体循环农业模式,这种养殖方式不仅绿色生态,促进现代农业新技术的转化落地,还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本地特色的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洋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宇说。(供稿单位: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家炀 赵昶)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