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比拼 匠心绽放——南平市“工助振兴、共富共美”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侧记

2024-09-05 08:05:53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闽北日报记者 裴礼辉 通讯员 魏建华 文/摄

8月底的武夷山,时已入秋,在这个中国著名的茶乡,茶香因技能比拼而飘扬。

“对同一种茶青,不同的选手,有不同的制作方式,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活动。”9月2日,回想起8月29日至30日举行的“工助振兴、共富共美”2024年南平市茶叶(乌龙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武夷山市妙极茶业有限公司的周明帅颇有感慨。在这次比赛上,他获得第五名。

1991年出生,2010年开始学习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周明帅说:“参加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制作技艺的再梳理,也从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8月30日,南平市“工助振兴、共富共美”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颁奖仪式暨闭幕式在武夷山市香江茗苑举行。此次竞赛由南平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主办。

本次竞赛以白茶、乌龙茶加工为主题,来自南平各县(市、区)的24支队伍、71名选手们进行了开筛、萎凋、并筛、烘焙等环节的技能比拼。竞赛是对我市茶叶加工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和培养茶叶加工领域的优秀技能人才、推动“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竞赛中,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切磋技艺,充分展现了茶人朋友们的匠心风采,营造了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次交流的平台。

“我主要是向年轻一代学习、交流,便于今后把建阳小白茶做得更好。”9月4日,建阳区漳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省级非遗漳墩贡眉白茶制作技艺南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叶赞喜告诉记者。他在这次竞赛中获得白茶加工技能赛第六名。

1955年出生的叶赞喜是土生土长的漳墩本地人,自小便在茶堆里打滚。从1987年开始,他供应毛茶给国营的建阳茶厂。1992年,他率全镇之先,创办了个体企业——漳墩兴业茶厂,以生产白牡丹、水仙白和贡眉为主。

“创制于1772年的小白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是一代代茶人的努力,走向未来,离不开年轻一代茶人。”叶赞喜说,“年轻人的想法,他们在白茶的制作方面,有我们这些老茶人学习的地方。”

这是一次增强信心的活动。

“这次竞赛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加工技艺,还结识了很多同行朋友。”获得乌龙茶加工技能竞赛第三名的王瑞富兴奋地说,他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竞赛,通过与其他选手的交流和专家的点评,他对自己制作乌龙茶的品质有了更大的信心。

出生于1985年的王瑞富是浦城县枫溪乡池家村人。由于老家人多田少,他职高毕业后,就一直在外务工、经商。2005年,他的姐姐在武夷山开了家茶叶店,邀请他去帮忙。自此,王瑞富就喜欢上了茶。2011年以来,王瑞富先后在池家村成立了大王山生态家庭农场和池家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种植了茶叶140多亩,加上社员的共300多亩。

这次比赛将进一步推动南平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南平市茶叶加工技艺的精湛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南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金生表示,今年以来,南平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工助振兴”专项行动,实施农民工“就业增收”、农民工“技能提升”、劳模工匠“振兴特派”等举措,引领全体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据悉,今后,我市将继续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的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擦亮“闽北工匠”金字招牌,为全方位推进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三茶”统筹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要素支撑。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