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祯烈士

2024-09-19 17:15:52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

张发祯(1913~1943.4),别名白头顶,政和县杨源乡仰头村人。中共党员,政屏苏维埃政府主席。

张发祯出生于贫农家庭。原籍屏南岩后村,因岩后匪患猖厥无法生活,便举家迁往周宁勤溪、政和林尾厂、仰头村定居。童年时就跟随亲戚学医,由于勤奋好学,加上师傅的悉心指教,到十五、六岁时已学得一手娴熟的外伤医术,并能单独行医。张发祯涉足社会目睹贫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认为自己的医术并不能解救万民摆脱苦难,开始寻求真正救国救民的真理。

1934年初,闽东党组织派交通员张和禄(吴华禄)和叶玉声(叶玉成)到政和仰头村,以行医为名进行秘密建党工作。在张和禄的引导下,张发祯觉悟大大提高,从此投身革命。他以行医为名,进行秘密的革命发动工作,组建了秘密的革命团体——贫农团,任仰头村贫农团团长。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政屏边第批党员。不久,建立了政屏党支部。

在党的领导下,政屏边贫农团发展迅速,并提出“五抗”(抗租、抗债、抗丁、抗捐、抗税)口号,开展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斗争运动。在斗争中,张发祯还积极发展积极分子张发旺、吴国杜等人党。同年7月,中共政屏中心区委成立,下设岩后、仰头等支部,张发祯任仰头支部书记。1935年初,闽东红军挺进政屏边境,给政屏边革命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张发祯抓住这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动群众开展更大规模的抗租抗息运动。6月,党的组织进一步扩大,张发祯任第一区区委书记;同时成立政屏苏维埃政府,张任主席。

1936年2月,闽北红军与闽东红军在洞宫山会师。4月又召开了联席会议,张发祯以东道主的身份,领导政屏游击队和革命群众积极为会议作好后勤服务工作,为洞宫山会议的胜利召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张发祯还发挥自己的医术专长与陈家谋等人在仰头西山大岩下创办红军医院,先后救治了闽东闽北红军伤病员多人,为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7年底,政屏边游击队大部分北上抗日,张发祯等20多位骨干留下坚持地方武装斗争。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对我政屏地区进行军事围攻,政屏游击根据地受到很大摧残。1943年4月的一天,张发祯在仰头村遭敌人突袭而被捕,被害于下车坑山厂。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