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福建 | 以文为魂,以旅为体,绘就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我们深入理解文旅融合的内涵、意义及实践路径指明了方向。
文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作用显著的产业。它不仅能够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广泛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并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联动,发挥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的积极作用愈发凸显。
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元素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活动也发生深刻变革,从原来的“观光游”到现在的“体验游”、“文化游”、“研学游”,年轻的旅游群体更注重旅游带来的情绪价值,文化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无论是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唐风”演艺和“唐潮”文创,还是无锡拈花湾景区的沉浸式文旅项目,亦或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簪花等,都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这些成功案例表明,文化赋能旅游,不仅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赢。
而从旅游的角度看,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体验的过程。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这种文化体验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洗礼。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在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然而,也要看到,当前文旅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低水平重复项目多、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等。因此,需要从系统规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等方面突破,促进理念、机制、业态、模式等方面创新。
一要优化文化和旅游管理方式。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推动文化旅游发展要素在区域间流动,以各类文化旅游带为载体加快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大市场。如南平市以打造“环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文旅集聚区”为抓手,整合安徽黄山,江西三清山、庐山,浙江江郎山等资源,推动票证互认、线路互联、市场互享、客源互送,实现世遗地文旅产业全面协作发展。
二要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文化和旅游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形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文化旅游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监管效率,为文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要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机制。积极开展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融合试点,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机制,推动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的社会化运营。推动文旅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探索设立文旅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文化和旅游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要做好“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的大文章。要推动文旅产业更好融入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等各个领域,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加强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行业的融合联动,拉长产业链、形成新模式、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实现有机共生,互相促进。(作者:邱冬勇)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