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品饮与鉴赏

2024-11-07 10:49:58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黄贤庚

武夷岩茶作为乌龙茶中的特种茶,其特征是发酵度较高,足火炭焙,俗称“熟香型”,因此品饮时要注重各个环节,以提高冲泡技巧与鉴赏艺术,方能品出其真谛,赏出其妙趣。

九项要事

一场所:品饮武夷岩茶和品饮他茶有所不同,因为时间较长,程序较多,因此要特别注重场所,至少要选择较幽静、明亮、洁净、无刺激性异味的地方。这样的场所,才能安定心神,便于观色、闻香、品味。

二茶品:要选择真品好茶,同时也要因人所好选品。茶叶投量一般视盏、壶容量大小而定,也可据者要求增减,但审评、评比时则要规范。

三茶具:对品鉴而言,最好还是选用白瓷小盏。此种白瓷盏方便投茶、冲水、闻香、出水、观汤色、看叶底、倒茶渣、节约茶叶。盏一般有大、中、小三号,投茶一般为15、10、5克。要因人数多寡而选盏。至于表演,则用紫砂壶更为古雅,也便于操作。

四选水:有条件的尽可能用山泉、山溪水。在城市中一般用矿泉水或纯净水。若用自来水,最好贮于陶缸,置放一天半晌,让异味挥发,微粒沉淀。试水(即辨水)的感官方法:闻味;用白瓷碗盛水静置后,看沉淀物有无、多少等。

五煮水:煮水要用专门的煮水器具,切忌用油锅或有异味的器皿,当然最好是陶壶或铜铁壶。水要煮沸,但不要煮老,如古人云“蟹眼过,鱼眼生”为宜。

六冲泡:常规而言,岩茶的茶水比例为1:22左右。但不管用壶或盏,水都要冲满,一是利于保持水温,二是便于刮茶沫。冲水要高,即“悬壶高冲”,以促进茶叶松动出味。

七泡时:浸泡时间的长短,要因茶而异。精茶,火功高者,一般只要20秒左右,火功低者可略长些;毛茶则要一分钟以上。二泡后可视情形依次延时。此外还要根据品种、茶叶条索粗细,以及品者喜浓、喜淡而灵活掌握。审评茶则要规范,否则会有差异。

八斟茶:把壶要低,以防茶水四溅、泡沫泛起,同时要巡回而斟,轮流而滴,以使各杯浓淡一致。

九品赏:武夷岩茶“重在吃水”,因此要细心感悟其滋味。接过小杯,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品饮的技巧是茶水入口后,翘起舌尖,往口中吸气,使茶水转动、触及到口腔每个部位。古人誉此为“啜”,意在感觉茶水有无苦涩、苦涩面大小和苦涩程度轻重,是否醇厚甘活。后徐徐入喉,再体味是否顺畅润滑、清冽甘甜。老茶客颇具技巧,“啜”声优美,新茶客不小心则会被呛。

品用岩茶,切忌粗心。常言说:“茶是品出来的,优次是比出来的。”除了用心品啜之外,还可将同一种茶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不同种茶进行比较品饮。这样既能分辨同种茶的差异,又能品味出不同品种茶的不同风格,以提高品尝技艺。要达到谙熟的品茶功力,则要长期、反复品饮,还要看各人的悟性。

感官体味

三次观色:干毛茶色,有褐绿带宝色,佳者有褐、绿、红三种颜色,精茶则是带有油润感的深褐色;茶汤色,一般为橙黄或金黄;叶底色,一般表现为绿带红边或红点,即“绿叶红镶边”。

四种感觉:茶水厚重润滑,香气清正幽远,回甘快捷明显,滋味滞留长久。笔者认为此当是武夷岩茶之岩韵。

五道闻香:闻干香、闻气香、闻水香、闻杯底香、闻冷香(冷汤、冷叶)。有的茶师拿茶盏盖轻轻拂动,或移至耳边,如拂柳扬风,或静听盏音,旨在去热待冷闻香,并非故弄玄虚。

六类香型:清香、清花香、花香、花果香、果香、特征香。因茶品种不同而区别,也会因植地环境、制作工艺之差别,而有无和显弱。

七个品种的特征香

水仙——兰花香,肉桂——桂皮香,乌龙——水蜜桃香,佛手——雪梨香,奇兰——杏仁香,水金龟——腊梅香,铁罗汉——中药味。以上均指常规情况而言,具体品种因山场和工艺不同会有所变化。

武夷岩茶的品饮也和其他茶类一样存在各种内涵:即解渴、品味、欣赏、保健、审评等,各有讲究。不可都讲形式,也不可不讲形式。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