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 顺昌县岚下乡:竹山通了条“金银路”
大武夷新闻网讯 连日来,在顺昌县岚下乡桃源村至冯岩自然村,一条长2.8公里的水泥路正紧密铺设。
“目前,我们铺设进度已完成四分之三,预计春节前可全线完工投入使用。”项目负责人赖家祎说。
桃源村下辖冯岩、梨坪、大见等6个自然村,是一座群山包围的传统林业小村,耕地面积少,居住在此的村民自古以来就靠山吃山,在多年辛勤养护下,现有竹山13000余亩,仅春笋每户竹农年均能产出2万余斤。
“在以往,竹山沿线只有泥土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湿滑难行,农机车也上不去。之前鲜笋运输只能靠肩挑,送至收购点往返费时费力。”谈起几十年的挖笋经历,桃源村村民张盆贵满是无奈,车辆打滑侧翻、摔倒受伤是常有的事。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是当地竹农们的真实写照。
年初春笋上市,每斤鲜笋价格从平时的0.9元涨到了1.4元。“我们收购鲜笋在别的村正常给价,去桃源每斤就得少给1毛钱。”红岩笋制品加工厂负责人张美生说,路不好走,收购商大都不愿意去,村民自己往外运就得增加成本,收入减少。
家有金山和银山,没路都送不下山,泥路难行严重制约了当地竹农的生产和收入。为此,2024年,岚下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终于,桃源村至冯岩自然村道路提级改造项目于8月正式动工。
“修好这条路,不仅解决了我们笋竹运输和管护的难题,还能省下不少成本,每斤鲜笋至少增加1毛钱收入。”张盆贵算了笔账,路通后使用机动车运送鲜笋,不用10分钟就能拉到收购点,一天至少能拉800斤,仅卖春笋的收入,就能增加至少4000元以上,这条路就是我们的“金银路”。“笋这东西越挖就越多,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多。”说起这条新路,张盆贵满心欢喜,再也不用为笋竹运输和人身安全而烦恼。
“对新路沿线竹农来说,现有6000亩的竹山,每年销售鲜笋和毛竹,户均增收24000余元。”桃源村党支部书记张永贵介绍道,近些年我们新增了2000亩竹山,路修好了,村民的工作也更便捷。如今,村内的鲜笋加工坊从早期的1家逐渐增至10家,大家对竹山管护积极性越来越高。
群众说好才是好,百姓富了才是富。近年来,岚下乡坚持“一根竹子做到底”,全力做好笋竹文章,立足乡域14万亩竹山实际,引进现代化农机上山,通过安装单轨运输车、竹山动力表、建设蓄水池、铺设滴灌管网等设施,切实解决笋竹出山运输难、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全乡已建成竹山机耕路超过30公里,建设滴灌池200余个,安装竹山动力表30个,辐射竹山面积约1.2万亩;建成竹山单轨运输车道31.7公里,惠及竹农231户。2023年,岚下乡年产鲜笋2.8万吨,产值达7840万元,人均同比增收3500余元。(供稿单位:顺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朱城铖 林伯烟)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