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中注入创新理念——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的新探索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武夷山是乌龙茶的发源地。
武夷岩茶的采制工艺,是武夷山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创造发明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代著名茶学家陈橼说:“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
2006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制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近些年来,武夷山人民在传承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着技术创新和改进。
萎凋技术的创新
萎凋是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
萎凋不仅是一个逐步失水的物理变化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这两种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是形成香与味的前提,为后续工序打好基础。其作用是鲜叶在短时间内散发一小部分不必要的水分。
传统的萎凋方式主要是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萎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采用智能萎凋设备,可以根据茶叶情况和天气变化,自动调节萎凋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实现萎凋过程的精准控制。
做青技术的创新
武夷岩茶做青技艺的发明,是武夷山茶人对茶界的贡献。做青技术是乌龙茶半发酵工艺诞生的标志性工序。
做青的目的是经过摇青,破坏叶缘细胞组织。通过晾青或吹风促进青叶走水和继续萎凋,使青叶内含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武夷岩茶独有的色、香、味品质特征。
做青要掌握“看青做青、看天做青”的方法,根据茶树品种、鲜叶的老嫩度、萎凋程度、采摘时间、产地、天气和湿温度等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措施。
传统的做青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手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做青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采用自动化做青设备,可以根据茶叶品种、萎凋程度和天气情况,自动调节摇青和静置的时间和方式,实现做青过程的精准控制。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做青过程中的茶叶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做青工艺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杀青技术的创新
杀青是武夷岩茶初制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技术创新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领域。
杀青的目的是使做青叶迅速受热升温,以钝化酶的活性,并适量散发水分,同时低沸点青臭气进一步挥发,巩固、发展和完善做青形成的品质,俗称“炒青”“炒茶”。
在传统的杀青过程中,主要采用高温杀青机进行杀青,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杀青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例如,采用微波杀青技术,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钝化酶的活性,同时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采用远红外杀青技术,可以实现对茶叶内部物质的均匀加热和快速干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揉捻技术的创新
揉捻的目的是将杀青叶搓揉成条索,充分揉挤出茶汁,凝于叶青,使茶条紧结重实,成茶耐冲泡。
揉捻是形成名茶外形特征的主要工序。
传统的揉捻方式主要采用手工揉捻或机械揉捻,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揉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采用自动化揉捻设备,可以根据茶叶品种和揉捻要求,自动调节揉捻力度和时间,实现揉捻过程的精准控制;采用智能揉捻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揉捻过程中的茶叶变化,为揉捻工艺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再改变传统的一次或两次揉捻的方式,采用多次轻揉捻的技术,这可以更加温和地破坏茶叶细胞,使茶汁缓慢溢出,茶叶的内质能够更好地转化和融合,从而使茶叶的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
烘焙技术的创新
烘焙的目的,是散发茶叶水分,进一步挥发青气,破坏残余酶的活性,利于久藏、固定和紧结条索,发展和巩固香气,发展和完善武夷岩茶的色、香、味品质特征。
烘焙方法有手工烘焙和机械烘焙。一般情况下,烘焙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温度、时间和通风条件。比如,在第一阶段采用高温快速烘干,使茶叶的水分迅速蒸发,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第二阶段降低温度,延长烘干时间,让茶叶内部的水分充分扩散到表面,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第三阶段进行低温慢烘,巩固茶叶的品质,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厚。
在烘干过程中,湿度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很大。传统的烘干方式对湿度的控制较为有限,而现在的创新技术可以通过安装湿度传感器和除湿设备,实时监测和控制烘干环境的湿度。
在高湿度的情况下,及时启动除湿设备,降低空气湿度,防止茶叶因吸湿而影响干燥效果和品质;在干燥过度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湿度,避免茶叶因过度干燥而导致香气和口感的损失。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