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网评|闽北山区基层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路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近年来,顺昌法院秉持初心,紧扣省委“三正”工作主题,深拓“三争”行动效能,2023年7月,以党建为突破口,创新“法正先锋”党建品牌,结合南平中院党组提出的“四强”工作计划,持续探索“党建+”机制内涵,赋能“清廉法院”建设。
一、实践中的启示
顺昌县,位于福建西北部,境内森林覆盖率80.55%,属典型的山区县城。这里人文积淀深厚,历史文化中也蕴含着富有山区特色的红色资源、廉洁资源。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好当地廉政文化中“清廉自守、廉俭质朴”等特质优势,对山区法院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清廉法院”有着积极意义。
那么,涵养新风正气、弘扬清正廉洁的意义何在?归根结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约束法官自身行为,预防司法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从近年来查处的司法腐败案件中看到,背离初心、忘记使命者有之,执法犯法、靠案吃案者有之,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此类涉及司法领域的不正之风,不仅影响党的形象,侵害人民群众利益,更是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预防司法腐败,加强法院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推动法官正确履行审判职能、广大干警忠诚干净担当,对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二)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拉近群众心距。
如前所述,近年来司法腐败现象仍有发生,部分品行不端的法官吃拿卡要,枉法裁判,办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等行为必然使公众对法官产生信任危机,这里挫伤的正是司法公信力。因此,司法界“零污染”是众望所归!司法公信力越强,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度就越高,对法律的共同遵守和执行也会越来越强,法律引导社会和谐的功能才会更加凸显。因此,以廉洁文化为牵引,引导法院工作人员自觉恪守职业道德、坚守做人底线、不碰法律红线,才能拉紧群众的心距,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三)有利于营造廉洁奉公工作氛围,涵养清风正气。
自始至终,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而法院的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依靠广大干警的支持和参与,形成浓厚的反腐倡廉氛围,使廉洁成为塑造法官形象的支柱。近年来,顺昌法院通过思想启迪和宣传引导,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观摩、廉政督察员工作培训会等活动,这些扎实的举措,使干警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达到了学习教育和制度两相统一的效果。
二、摆在眼前的挑战
虽然,顺昌法院在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有一些工作梗阻亟须解决:
一是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学习宣传的角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标语、海报上墙多,运用新媒体网络阵地宣传少;寓教于乐的互动教育不多,警示教育也都以开会学习、资料摘抄居多,导致法院干警对廉政建设的参与度不高。
二是人才队伍流失严重。顺昌县地处闽北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部分干警5年服务期满后均选择调回原籍法院发展,还有部分干警因法院职务晋升空间比较狭窄,感到政治前途渺茫,从而流向其他党政机关,导致廉洁文化与主责主业的嵌入性不强。
三是监督管理有待完善。当前,不论是党政机关还是政法系统,都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的“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且法院干警“八小时外”的生活行为有着交往方式多元、接触对象复杂、难以有效监管等特征,制约了相关机制制度的推进落实。
三、打造“清廉法院”之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引用苏轼的诗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首先是正党风,而后才能促廉洁,风气正则人心正,人心正则事业强盛。针对上述三项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探索“党建+文化”机制,培育司法为民、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
良好且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对于推进党员干部司法为民、秉公用权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必须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关键少数”带头引领,院党组作为“关键少数”,务必带头支持廉洁文化建设,将顺昌本土“大圣文化”中“坚定自信”“刚正不阿”“催人奋进”等精神融入廉洁教育和审判执行工作,激励干警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二)“法院中层”推动落实,部门负责人发挥好“中间”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弘扬当地历史人物廖刚、余良弼、高登鲤等先贤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的优秀品格,在部门内部以“富、活、新”的活动形式提升廉洁文化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三)“绝大多数”紧跟步伐,党员干部作为“绝大多数”,要在廉洁文化建设中争做先锋表率,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实践养成、示范引领,推动全体干警以廉润心,以洁践行。
二是探索“党建+助廉”机制,涵养以规立院、以廉养家的清风正气。
我们认为,可以从社会、法院内部和干警家庭“三个维度”探索完善“助廉”机制,以缓解廉洁文化建设中人才队伍短缺这一压力,补充“八小时外”监督力量。(一)健全外部监督机制,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机关单位、民营企业、基层组织等熟悉社情民意的各界代表中选聘人民法院监督员,发挥其来自社会各界、接触面广、掌握信息更多等优势,及时客观地对法院工作提出监督建议、批评意见。(二)完善内部防控机制,在法院各部门挑选政治素质过硬、执行能力强、自身道德品质优良的干警作为廉政督察员,协助部门负责人、所在支部书记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反面案例教育等,督促全体干警做到警钟长鸣。(三)稳定家庭后方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干警正确处理职权和特权,原则和感情的关系,号召干警家属从当地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营养,当好“廉内助”建好“幸福港”。
三是探索“党建+激励”机制,弘扬崇廉拒腐、勤俭从政的良好风尚。
针对干警“八小时外”的生活行为始终存在跟踪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建议健全激励机制帮助干警个人树立正确政绩观。(一)思想激励,法院工作的性质、职能和担负的使命决定了法院干警在社会交往中不能混同于地方人员和普通群众,要常态化到红色小镇洋口、历史名镇元坑等开展古迹游览、党史学习等活动,引导干警以史为鉴,树牢正确交际观、政绩观。(二)反向激励,针对庸政懒政怠政的党员干部设立“踢皮球奖”“蜗牛奖”“水面漂浮奖”等问责“奖项”,令其知耻后勇,督促自己改进作风,由“蜗牛”变“奔牛”、由“懒马”变“快马”。(三)考核激励,对干警及“助廉员”分别建立廉洁考核机制,规范干警“八小时内外”工作、生活行为。针对干警:将廉洁表现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并作为干部选拔、晋级、提拔的重要参考,强化干警遵守党规党章的内生动力;针对“助廉员”:采取个人自评与考评小组考评相结合的形式,考核结果等次为“好”的,由所在法院发文通报表扬,激励其积极配合法院开展工作。
(作者单位:顺昌县人民法院)
作者:□蔡仁宝 陈凯龄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