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要闻 | 南平松溪:在传承创新中绽放非遗之美

2024-12-13 09: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徐陆锋 夏贵萍 周燕兰

湛卢茶刀(松溪融媒体提供)

非遗技艺传承人叶向春在制作湛卢茶刀 (张行健 摄)

学生们在学习松溪版画制作技艺 (张行健 摄)

不久前,省文旅厅确定第一批省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收录了84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其中,松溪县的松溪版画制作技艺、湛卢宝剑铸造技艺榜上有名。

每一份荣誉的获取、每一点进展的推进,皆是背后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的结晶。近年来,松溪县文体旅游局以保护传承为核心、以宣传弘扬为重点、以创新转化为抓手,深入挖掘阐发非遗内涵,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扩大文化惠民的覆盖面,不断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致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保护中传承,让非遗活下去。今年3月,省级非遗项目傩舞(松溪竹贤)的市级传承人蔡廷旺举行带徒拜师仪式。“我非常高兴,新收了两个徒弟,这意味着我们的传统技艺后继有人,一代代传承下去。”今年已66岁的蔡廷旺满脸笑容道。

每年,松溪县文体旅游局交替开展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评审,规范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不定期开展非遗培训班,提高传承质效。近两年,成功申报了南平市第十批非遗项目,涉及松溪湛仙酒酿造技艺、狮子灯、红曲制作技艺、木坵推车三角戏、舞鱼灯等五个项目;成功申报了省非遗项目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非遗展览展示及宣传工作。

让非遗活起来,更要火起来。不久前,湛卢宝剑铸造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叶向春“风风火火”带着他运用宝剑铸造技艺锻造的纯手工茶刀,来到澳门,参加第二十九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

“茶刀是从湛卢宝剑铸造技艺创新研发而来。这么些年,我参加了不少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展销会,每次带去的茶刀都很受欢迎,大家觉得挺新奇,特别赞赏湛卢铸剑手艺。”叶向春是一位拥有超过30年铸剑经验的匠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满怀对湛卢宝剑铸造技艺的深厚热情,默默耕耘。近年来,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公众对非遗重视程度的提升,铸剑技艺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最近,不少动漫、游戏公司找我合作,我为他们专门设计打造了一些宝剑。打造这些宝剑的收费能有好几万甚至几十万。这无疑是对我们技艺和产品的高度认可。”叶向春说,目前,预购宝剑、茶刀的订单已应接不暇,许多客户订购宝剑数量高达上万把,他坚持纯手工制作,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这些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他开始招收徒弟,传承技艺,并与当地中职校开展合作,开设教学实践班,为湛卢宝剑铸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今,我们既有人才,又有订单,还有广泛的受众基础。我坚信会有越来越多人加入这行,共同推动其成长为一项成熟产业,最终一定能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向新而行,松溪非遗的创新活化一直在路上。以这些年取得亮眼成绩的松溪版画制作技艺为例。松溪版画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至宋代的“建本”雕版刻印书籍技艺。1994年11月,松溪县开始了群众版画创作活动,起步为松溪女子版画班。

现年55岁的叶美琴是松溪版画制作技艺南平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曾是1997级松溪女子版画班的学生。完成学业后,她于松溪县第三中学担任美术教师一职。2002年,松溪三中被正式确立为“松溪县版画创作教学基地”,版画教学作为该校的校本课程得以深入实施。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叶美琴不断摸索,致力创新。

“非遗技艺需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我在版画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了不少经验,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意见,想要让版画创作更易于上手,让版画产品更加贴近生活,让普通消费者也更能接触到。”叶美琴从2017年开始系统性地开展研究,于今年完成《赓续传统 创新转化——初中版画教学守正创新8年》实践研究报告,并获得了南平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该研究报告从版材、技术、表现形式、教学方式以及学科融合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为开展青少年版画教学的学校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参考模式。

“如今我退休了,但对版画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不会停歇。我开设了松溪版画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松溪县湛美版画工作室),希望能够继续发挥余热,为松溪版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叶美琴说。

像叶美琴一样的松溪版画爱好者、从业者、推广者还有很多。多年来,松溪以“松溪县版画院”为实践创作提升基地,建立“松溪版画产业孵化园”培育版画市场经营主体为创新中心,着力加强版画艺术学习培训交流,广泛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形成了专职作者、兼职作者、业余作者、学生作者、特邀作者等跨行业、跨区域的多元创作群体,推动松溪版画创作从“个人画室”走向“群众画廊”,从“田间地头”走向“新城广厦”。

截至目前,松溪县共计拥有非遗项目47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16项、县级非遗项目26项。松溪县非遗传承人有104人,其中,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40人,县级传承人61人。近年来,松溪县建成非遗数字化展示馆,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宣传和推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松溪县文体旅游局局长杨立平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非遗项目线索摸底调查工作,强化非遗传承人队伍培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展示展演活动,并积极做好各项非遗申报工作,努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徐陆锋 夏贵萍 周燕兰)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