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茶要闻|新华财经发布《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武夷山政和两地入选

2024-12-19 15:35: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记者 裴礼辉

闽北日报讯(记者 裴礼辉)近日,2024百茶百戏文化周暨百茶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开幕。茶界、文艺界等各界嘉宾齐聚安溪,共同探讨“茶+戏曲”的融合发展模式,探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在活动开幕式发布。

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茶叶种植、加工到产品销售所构建起的完整产业链,为茶农带来了稳定、持续的收入,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同时,基于地方特色茶文化逐渐兴起的茶文旅产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为展现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丰硕成果,分享各地茶产区在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秀模式和宝贵经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发起了《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案例征集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国各地茶产区的积极响应。

经过主办方严格筛选和专家意见,武夷山“奋力打造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政和“贯彻‘三茶’统筹,助力乡村振兴”等30个优秀案例从上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

武夷山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既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又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武夷山茶的绵长茗香,穿越历史、跨越国界,令人沉醉。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三茶”统筹大文章,武夷山如何落笔?武夷山市发挥生态人文优势,讲好茶文化故事,强化茶产业支撑,强劲茶科技动力,创新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当“三茶”统筹“弄潮儿”,助力一叶长成大产业。

近年来,武夷山市获批2023年度茶业乡村振兴发展县域、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TOP20、2024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多项国字号荣誉,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茶产业链实现产值135亿元,增长13%;实现税收2.13亿元,增长71%。

茶山变“金山”、茶叶变“金叶”的故事,在武夷山的山水间不断书写,武夷茶也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政和县产茶制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茶事典盛,有“千年白茶,百年工夫”之说。早在宋朝,政和就是北苑贡茶主产区。政和县原名关隶县,公元1115年,宋徽宗喝了关隶进贡的白茶,龙颜大悦,将其年号“政和”赐给该县,从此政和县成为全国因茶得名唯一县。宋代熊蕃有诗赞曰:“修贡年年采万株,只今胜雪与初殊。宣和殿里春风好,喜动天颜是玉腴”。足见其品质之上乘。

2024年,“政和白茶”“政和工夫”分别以品牌价值61.18亿元、42.39亿元,位居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58位、93位。政和县连续四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先后获得“全国白茶产业统筹发展先行县域”“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高山白茶核心产区”等称号。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