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区域“土特产”文章 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这种融合不仅仅是产业间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与协同。我们要深入探讨如何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围绕“土特产”要点,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贯通产加销、融通农文旅,不断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以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及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一、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就理论内涵认识,三产融合发展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效链接与递进开发;就实践意义认识,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旨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农民持续性增收,推动和美乡村的建设。
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形成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方面,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随着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产融合发展可以通过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特色化程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这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产联动发展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产融合发展需要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和权益,确保农民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分享到应有的收益。这有利于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立足乡土资源打造区域特色化产业链
要挖掘融合潜力、整合城乡资源,于乡创村建实践中应用科学方法论,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三产融合,让产业振兴,让乡村优美,让农民富裕,使每一方土地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乡创工作者与科技兴农人一起共谋、共建、共享。乡村三产融合发展,要做强做大“土特产”产业链,重点把握三个重点,力求一环扣一环递进发展。
一是做活“土”字大文章。“土”产业强调了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这些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例如,武夷山的“大红袍”、浦城县的好稻米、建瓯市的笋竹业、建阳区的桔柚业等,都是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出来的好产品。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如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
二是做强“特”字产业链。要注重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要因地制宜,保护好土特产的“土味”,农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强劲。可以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保护和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附加值。
三是拓展“产”字新领域。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来建产业体系,打通产业链条。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例如,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加工附加值。
三、贯通产加销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是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命题。通过乡村产业链条上下延伸,催生出农村电商、中央厨房、定制农业等新型业态,提升农业价值链。
一是建立乡村农产品电商大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具体措施包括:注重电商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电商平台,提供线上销售服务。完善中央厨房模式。发展中央厨房模式,提供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促进定制农业发展。根据消费者需求,发展定制农业,提供个性化农产品。实现城乡交流互动。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促进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
二是融合农文旅研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举办休闲农业系列推介活动,培育休闲农业精品区。通过整合乡村文旅资源,打造“农文旅”乡村旅游线路,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可以通过开发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体验田园生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乡村旅游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区域;优化文化资源整合。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如民俗、历史遗迹、自然景观等,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产品开发。开发乡村民宿、农家乐、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乡村旅游,吸引游客。
三是科技赋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要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文旅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乡村特色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要通过建立智慧农业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是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产业活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乡村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培育大型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创新思维和务实行动的紧密结合。让我们携手前行,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共同迎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