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香樟传新韵
村有古樟,人文风华。在邵武和平镇的进贤村口,有棵古香樟,距今已有1153年历史。这棵古樟,不仅是进贤村的地标,也是当地人心中福泽绵长的象征,更是千年传统村落沧桑蝶变的见证。
雄姿凛然,遒劲依然。古樟矗立,高近30米,需10人才能合抱。抬头仰望,树冠如云叠翠,枝叶稠密常青,弥漫着千年不散的香气;俯身细看,根脉纵横,周身纹理交错,一道沟壑,一个树瘤,不仅是一幅古老生命历久弥新的真实写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展示。
岁月更迭,福泽绵延。每棵古樟树都是一部“历史书”,记录着过往岁月的兴衰更迭、悲欢离合,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繁衍生息。据史料记载,此树是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出生时,其父黄锡亲手栽种,寄托他对黄峭及其子孙后代能开枝散叶、生生不息的美好祝愿。香樟屹立千年,心愿世代成真。如今黄峭后裔遍布海内外,已达千万之众。又传,古樟曾被邻村太极祖师张三丰点化,树干上隐约可见的神秘八卦图案,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为村庄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乡亲平安。树干下设有神龛,古往今来,村民们常到树下悬挂红丝带,祭祀祈福,它被村民们视为“守护神”。
古韵地标,蝶变焕彩。进贤古樟,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枝繁叶茂,恰似邵武广袤乡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中,焕发无限生机,努力绘就“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绚丽多彩画卷!进贤村原名坎头村,已有2000余年历史,曾经出了73名进士,有过“进贤里”的美称,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也是世遗1号风景道上的重要节点。进贤村自然生态优良,田园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至今仍完好保存黄氏峭公祠、惠安祠、进贤老街、廖氏宗祠、赵氏宗祠等历史文化古迹。为了让进贤村的历史文化得到广泛认同,充分盘活当地文化资源,在多方的努力下,去年11月,村名更改得到了正式批准,由“坎头村”变为“进贤村”,更加凸显了村子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文化搭台,助力振兴。近年来,进贤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整合、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助力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近年来,进贤村与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深度合作,以其“文化定桩”工作方法为指导,深度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空间,推动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在杨贵庆教授的指导下,进贤村精心保护和利用黄峭宗亲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天地人”景观、村史馆、古樟祈福等12处文化打卡点。
古村老街,生机蓬勃。枝繁叶茂古樟树,光滑平整的石板路、青砖黛瓦的古建筑、生机勃勃的夏荷塘、创新推动的“一米菜园” 、焕然一新的进贤集市……经过修缮,再走进邵武市和平镇进贤村,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今交织的画卷中。如今的进贤村,古典与现代融合,老街与新景共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刘建飞 李家佳 文/摄)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