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延平:“五合一”+“两贷”助力延平乡村振兴

2025-04-01 10:02:37 来源: 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缪韵

大武夷新闻网讯 日前,全省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公布,延平区溪后村、三楼村成功上榜。这份荣誉的背后,正是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延平区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充分用好“五合一”链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推动三产融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生动实践。

image.png

今年一月份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强调,要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探索“常态化党建体检+摸清零散闲置低效资源+搭建‘到南平去、助乡村兴’平台+创建乡村振兴公司和村股份合作社+要素保障”模式。

“五合一”链条的延平实践

常态化党建体检

image.png

延平电商产业园中的乡村振兴数字服务平台,通过“党建体检”系统摸清全区21个乡镇245个村优质农特产品、闲置资产、特色资源、乡贤人才等乡村振兴资源禀赋,集成资源资产、招商项目、乡村党建、人才、土特产等9大数据板块。

盘活零散闲置低效资源

位于王台镇的延平区花卉(百合)物流中心,充分利用闲置土地19亩建设,是集冷链仓储、物流配送、集散交易、综合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形成稳定的上海浙江专线、广州专线、闽南专线等6条物流配送线路,配送范围覆盖全国90%的地区,其中往上海的运费从原来的每件单价从100元降低到32元。

由闲置荒废的村小学改造的大横“幸福里”社区,划分生活服务中心、就业帮扶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三大功能区域,满足老年人“居住、社交、饮食、健康、劳作”六大核心需求,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租售一体化养老服务。

用好“到南平去、助乡村兴”平台

积极推进在“南平淘村”小程序平台上线资源、打造试点项目,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757人次。

创建乡村振兴公司和村股份合作社

去年以来,全区乡村振兴公司已落地项目97个、总投资1.1亿元。振兴公司将分散的资金和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国企+乡镇+村集体”合作模式,强化实体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持续提升振兴公司联村带农致富能力。

要素保障

围绕“绿色金库”三产融合、“炉下之问”生态转型两条精品线路,深入挖掘“五个一”特色产业潜力,高效推动整村授信,目前全区已梳理出19个“整村振兴贷”“乡村资源流转贷”储备项目,涵盖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基础设施等领域,申请授信贷款28.47亿元。

大力发展百合种业振兴项目,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在大横、王台、茫荡等地已建成“一库、两中心、三基地”(百合种源基因库,种源研发中心、花卉综合物流中心,大横种源研发基地、王台鲜切花基地、炉下商品球基地)。目前百合产业发展迅速,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延平1号”百合育种成功,实现百合种业国产化从“0”到“1”的突破。

从“输血”到“造血”,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振兴”,“五合一”链条如一阵春风,为延平乡村振兴带来越来越多喜人的新变化。未来,延平区将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四重五好六美”目标,打好项目建设“主动仗”,为全省、全市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可复制的“延平方案”。(供稿单位: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缪韵)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