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开始,探索更多乡村美育的可能

2025-04-15 09:45:27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建琼 文/摄

春雨淅淅沥沥,3月30日,一个寻常周末,建阳区将口镇芹口村的呦呦书屋里,家长们正牵着被蒙上眼睛的孩子,在书屋里绕行。他们伴随着《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音乐,一一通过了书架、椅子、散落地上的玩具等提前设置的障碍,最终抵达一间明亮的亲子共读空间。

“风雨人生路,孩子成长的路上,总有父母、家人的陪伴。”来自建阳区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佳佳老师娓娓道来,“今天,我们通过这个蒙眼牵手的小游戏,开始奇妙的生命之旅第一课《我从哪里来》……”

从亲子互动游戏开始,到问询收集孩子们“我从哪里来”的答案,再到随机组合的两人分组配合完成体验任务,最后到孩子与父母角色互换,蒙上眼睛的父母在孩子的牵引下结束这堂课。“我们还向参加活动的每个家庭赠送了种子卡,希望孩子与家长共同种植、护其成长。”建阳区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刘红介绍,这次课程来自“香樟共育·家教成长”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该项目一系列的课程,让家长和孩子能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以书为媒,以阅读活动为纽带,孩子与家长在互动中,更能感受彼此、了解彼此。”潭阳书舍·呦呦书屋创始人杨芝兰介绍,通过这些主题活动,不仅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还有益于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有人说,“世界很大,村子很小”,是阅读,拉近了“大”与“小”的距离。2021年的夏天,书屋开办后便设立了“呦呦书屋屋本课程”,即顺应四季节气、乡村生产的方式,发动志愿者带着村里的孩子读书、跳舞,在菜地、果园、树林里学习新知识,开展相关的美育活动,让乡村里的孩子,有了更加多元的接触阅读、认识世界的方式。2024年,书屋又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发起开设“呦呦亲子学堂”,即每周日上午常态化开展不同主题的亲子活动,促进家庭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现在,有更多来自城区的亲子家庭走进书屋,城里的孩子与乡村的孩子也有了更多互相学习、互相成长的机会。”杨芝兰笑说,今年春节前,我们发起举办了首届少儿公益“村晚”,当天不仅有来自将口镇各村的六十多名少年儿童登台展示才艺,也有村里孩子从城里邀请来的小伙伴,特别是以“蔬+书”为创意元素设计的“村晚”舞台,成为大家平日里共同耕耘的最直观的呈现。

从阅读开始,探索更多乡村美育的可能。目前,呦呦书屋推广了“好书共读”——建阳籍作家王宏甲作品导读、亲子共读活动,也开展了趣游乡野、品味耕读、垃圾分类、儿童画展、手工编织等一系列具有乡村特色的美育活动。

“书屋的活动,大多由志愿者发起组织。你看,从最初我们带着孩子做垃圾分类,到现在村里不仅专门划出了一条环保科普路,还建设了沤肥池给孩子们做环保观察实验。”杨芝兰补充说,“去年冬天,我们还把幼儿情景剧《拔萝卜》的表演舞台,设在了村民家的萝卜地里,孩子们边玩边学习,可开心了!”

这段时间,来自芹口村的孩子们又有了许多新的期待。比如在纸上写下“长大后,我也想开间书屋”的朵朵;期待周末能学做当地特色季节性美食刺花饼的豪宝……而更多的孩子,是像玥玥一样,他们在杨芝兰的帮助下录制小视频,并向建阳籍作家王宏甲发出关于阅读的邀请——“宏甲爷爷好,我是芹口村的玥宝。您什么时候再来建阳?我们一起去高铁站接您……”玥玥一字一句地说道。

春雨润物,滴灌着书屋门前似爱心形状的桂树。树枝上,新萌发的嫩绿色叶子,正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为整间书屋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手记

有人说,乡村里最缺的是畅通的大路,是完善的公共服务。但在呦呦书屋里的这群人相信,最不能缺的,是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星空,是暴雨天也能安放想象的屋檐,是让蝉鸣与诗句共振的童年……

在走进书屋并与书屋创始人杨芝兰深入交谈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在乡村里办一间书屋的意义。因为它就像是一座“灯塔”,照亮了那些可能被我们忽视,甚至不被看见的“角落”,让这些“角落”变成一片“福地”。正如当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呦呦书屋,不仅仅是阅览的场所,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家园,更成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增进村民彼此交流的平台。我们还可以看到,以杨芝兰为代表的这群致力于乡村阅读推广和美育活动的志愿者们,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在每一颗童心里,种下一粒小小的,关于阅读、关于美育的种子。

从阅读到“悦”读,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历史上,芹口村曾因大儒朱熹笔下的芹溪美景而留名,而如今,或将会有更多的人因呦呦书屋而认识芹口、走进芹口、助力芹口。我想,这大概是在乡村里建设书屋的意义吧。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