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 光泽县华桥乡:小岩药谷的故事
大武夷新闻网讯 光泽县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历史,全省中药资源普查显示,光泽的野生中药材资源达1700余种,是多种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光泽县累计种植各类中药材面积达5.46万亩,累计培育各类林下中药材经营主体达200个。作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近年来,光泽县紧抓政策机遇,结合中药材种植禀赋,积极探索“粮药套种”模式,让林地、撂荒地重焕生机。位于华桥乡园岱村的嘉禾种植专业合作社借势而上,在林地、撂荒地种植中药材,吹响了乡村振兴的致赋精。
从2014年注册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林下有2400亩、撂荒地300亩,还在木通果园周边发展1200亩,总共发展成3700亩的种植基地。“我们的种植以多花黄精、介子花、淫羊藿三个为主,我们现在觉得林下种植太单一,又申请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厂房,做黄精产品的系列加工,增加一些附加值。我们还与农科院合作,苏海兰科技特派员建立了一个30亩种源基地,作为品种认定,已经拿到了认定书。”嘉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杨水明说。
黄精喜阴湿,省内很多地方都把它种在林下,这田里没个密实的遮阳网,能种好吗?面对质疑,杨水明迎难而上,从2022年起,他开始尝试在撂荒地套种玉米和黄精,效果很好。
眼下黄精已在土里,玉米8、9月就能采收,而黄精刚好在9、10月倒伏,玉米为黄精遮阴,黄精肥料为玉米提供养分,省下了管理费不说,资源利用率还噌噌噌往上涨。玉米收割后,秸秆就地一砍,开春雨水一泡,保湿、保温又能肥土。在效益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投身种植中药材,粮药套种区用工火热,大家齐聚田头种起致富“精”。
撂荒地上的“精玉”良缘,离不开多方撮合。自2022年起,省农科院就与合作社携手育出“闽圆精1号”和“闽长精1号”,前者适合林下,后者尤为适应山垄田套种。日前,“闽圆精1号”和“闽长精1号”两个多花黄精新品种已取得省农科院认定证书,这对于合作社来说可是生精的“金字招牌”。
为提高育苗品质,园岱村与合作社共同申请“一村一品”项目资金,修建温室大棚,让黄精出苗率从85%提升至95%,育苗期缩短1至2个月。
村里还出资建设厂房租给合作社。顺着参观通道,厂房内两条黄精加工生产线全力运转,我们依次走过清洗车间、烘烤车间冷却车间、包装车间,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黄精清香味。“这是为了晒黄精而专门建造的阳光房”,走出参观通道的杨水明指着一个房间说。加工厂采用了改进传统的九蒸九晒生产工艺,生产的黄精在福州、厦门、上海等地很受欢迎。
种得好还要卖得俏。为此,杨水明组建了研发团队,开发生产了富有保健功效的黄精丸、黄精粉、黄精零食等产品。今年,我们还根据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计划研发黄精奶茶、淫羊藿奶茶、黄精咖啡、黄精软糖等产品,进一步拓宽黄精食品的消费市场。同时,还建起展销中心、电商营销基地,线上线下齐拓销路。喝上一杯热乎乎的黄精茶,口中的一丝甘甜让人回味。
荒地再利用,林下致赋精。黄精生长周期一般是四到五年,每年的管护工作比较多,林下种植不仅能有效促进产业融合、管护双赢、一地多收,还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更稳定的就业渠道。
杨水明表示,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万亩,沿参观步道建设药材介绍区、诗词欣赏区、休闲度假区、观景平台等,把小岩药谷打造成研学基地,做好“三产”融合,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以产业赋能,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将产业固定住、将人留住,推动乡村振兴!(供稿单位:光泽县融媒体中心)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