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英媒:在频繁的校园枪击中成长,被枪支制造商视作新市场,美国年轻人深受“枪害”!

2023-10-16 16:33: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作者:

中国日报网10月16日电 英国《卫报》网站13日刊文称,美国年轻人深受“枪害”。在美国,枪支暴力及其所带来的创伤对于Z世代年轻人来说是常态化的,校园枪击事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image.png

《卫报》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指出,美国Z世代是在预防枪击事件的演习以及在电视上目睹校园杀戮以及其他暴力行为中长大的。枪支是现如今导致24岁及以下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他们的集体心理也因此被重塑。

美国南方贫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为每个城镇带来枪支安全”(Everytown for Gun Safety)以及美利坚大学两极化和极端主义研究与创新实验室(Polarization and Extremis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Lab)2023年联合进行的一项全美性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否直接或间接经历过枪支暴力,年轻人都对此感到焦虑、悲伤、失落和恐惧。

36岁的玛丽安·阿尔瓦拉多(MaryAnn Alvarado)是加州预防暴力倡导组织YouthAlive!运营的Teens on Target的项目负责人。她表示,对于许多她所遇到的美国青少年来说,枪支暴力是常态化的,或者在他们看来是不可能制止的,甚至有些人认为拥有枪支可以保护自己的家人。

两极化和极端主义研究与创新实验室研究主任帕夏·达什特加德(Pasha Dashtgard)表示,许多美国人对公共场所的暴力行为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具有焦虑、抑郁和担忧的情绪。

人们对于这种恐惧感的一种反应是加入枪支暴力预防活动,另一种则是“拥抱”枪支。该研究室2023年的研究显示,美国约1/3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认为,有枪比没抢更安全;39%的受访者表示极易获得枪支,他们中的半数已经拥有了枪支。

但枪支暴力预防组织Project Unloaded的创始人妮娜·维尼克(Nina Vinik)认为,枪支并不能让个人或家庭变得更安全,拥有枪支的人事实上比没有枪的人更有可能遭到枪击。

来自洛杉矶南部的曼尼·马塞多(Manny Macedo)表示,他几乎每晚都能听到枪声,但“我从小就被教导无视它”。如今,马塞多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大三学生,他领导着该校“学生要求行动”(Students Demand Action)小组,希望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城市中的其他孩子远离枪支。

image.png

马塞多所在的社区中有许多年轻人携带枪支,尤其是那些与帮派有关联的人。洛杉矶暴力预防组织城市和平研究所(Urban Peace Institut)执行主任费尔南多·雷洪(Fernando Rejón)指出,对于美国Z世代的年轻人来说,社交媒体或助长了帮派冲突,导致更多与枪支有关的死亡。

阿尔瓦拉多也表示,曾经听到六年级的孩子说社交媒体上有许多“美化拥有武器”的视频,鼓励11岁和12岁的孩子认为枪支“很酷”。

达什特加德指出,在美国,有关拥有枪支可以提高个人或社区安全的宣传并不是新生事物。《卫报》文章称,这些说法早在互联网时代前就出现了,如今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延续,年轻人会在一些频道和聊天群中看到用枪支来解决各种不满的宣传,而网络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年轻人也成了美国枪支行业策略的一部分。

倡议减少枪枝暴力的美国非营利团体“暴力政策中心(Violence Policy Center)执行主任乔希·舒格曼(Josh Sugarman)表示,全美步枪协会(NRA)和美国的枪支制造商通过以年轻人为导向的广告宣传,利用这些叙述,将年轻人视作一个尚未开发的消费市场。


[责任编辑:李钰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