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互逐外交官 两国关系哪里走
印度外交部14日发表声明,要求6名加拿大外交官限期离境,并决定从加拿大撤回6名外交官。同日,加拿大外交部以涉嫌暴力犯罪活动为由驱逐6名印度外交官。印加为何互相驱逐外交官?两国缘何互相指责?两国关系走向如何?
因何互逐外交官
印度外交部14日晚发表声明说,印度政府要求加拿大包括驻印度临时代办在内的6名外交官于19日23时59分前离开印度。当天早些时候,印度外交部在另一份声明中说,印度“对加拿大政府确保印度外交官安全的承诺没有信心”,印方已决定从加拿大撤回高级专员等6名外交官。
加拿大外交部同日发表声明,以牵涉暴力犯罪活动为由驱逐印度驻加高级专员和其他5名外交官。加拿大外交部长乔利当天表示,驱逐印度外交官的决定经过慎重考虑,是在加警方收集了充分、明确和具体的证据,确定6人是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遇刺案涉案人员之后作出的。
2023年6月,拥有加拿大国籍的尼贾尔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遭枪杀。尼贾尔上世纪90年代从印度移民至加拿大,他主张印度部分地区独立,被印度政府列为恐怖分子。
互相指责什么
印度和加拿大围绕尼贾尔遇刺的外交冲突从2023年9月开始逐步升级。当时,加拿大外交部宣布,驱逐印度一名高级外交官,指称此人牵涉尼贾尔死亡事件。去年10月,应印度政府要求,加拿大撤回驻印度62名外交官中的41人。自此,两国关系一直冷淡。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外交部13日收到加拿大通报称,印度驻加拿大高级专员和其他外交官是2023年一名印度裔锡克教分离主义者遇刺案调查的“嫌疑人员”。印度外交部于14日召见加拿大驻印度临时代办,坚决否认有关外交人员参与谋杀案的指控,称其为“荒谬的诬陷”。
印度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自2023年9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提出指控以来,尽管印度多次提出要求,加拿大政府仍未与印度政府分享任何证据。“毫无疑问,他们以调查为借口,蓄意抹黑印度,以获取政治利益”。
特鲁多14日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加拿大警方收集到的印度政府特工在加拿大犯罪的证据非常确凿。印度政府认为他们可以在加拿大领土上支持针对加拿大人的犯罪活动,这是一个“根本性错误”。
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发表声明说,尽管加拿大警方此前采取了执法行动,但印度政府特工参与的犯罪活动仍在继续,对加拿大的公共安全,特别是对加拿大锡克教徒和更广泛的南亚社区成员,构成持续和重大威胁。
对两国关系有何影响
此次互相驱逐外交官,使得印度和加拿大关系降至新低。印度痛斥特鲁多破坏印加关系,称此举是特鲁多希望取悦加拿大境内的锡克教选民,以面对可能提前的大选。
印度外交部14日发表的声明指责特鲁多有“强烈意愿”对印度内政进行“赤裸裸的干涉”。声明说,特鲁多对印度的“敌意由来已久”,其内阁中有人公开支持印度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议程。
声明指出,此事发生时正值特鲁多即将接受“外国干涉”公共调查委员会质询,这绝非偶然。特鲁多“故意制造与印度的矛盾,以试图减轻自己的压力”。
印度威尔逊中心南亚研究所所长迈克尔·库格尔曼说,印度和加拿大的关系目前已跌至谷底,“印度方面的核心指控是加拿大窝藏和资助反印度恐怖分子”。库格尔曼认为,加拿大的内政因素同样推高了外交争端。
印度前外交官法比安认为,只要特鲁多继续担任加拿大总理,印度与加拿大的关系就不会正常化。“迄今,双方发出的信号都预示着局势将升级。”法比安说。另一名印度前外交官特里古纳亚特说:“加拿大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和合作伙伴,但其现任政府在处理如此敏感的问题时非常不成熟。”
加拿大媒体分析指出,印度目前是加拿大永久居民的最大来源国。但鉴于此事,加拿大已在去年暂停了与印度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贸易谈判已经奄奄一息。现在一切都成了废墟。”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发表评论文章说,印度对此事的回应是对加拿大进行“心理操控”。文章说,针对尼贾尔遇刺事件,美国也对印度提出了指控,但印度对美国采取了更为“尊重”的回应,印度本周还将派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华盛顿商讨此事。而加拿大则像操场上一个被霸凌的小孩子,因为“霸凌者不敢惹大孩子”。
关于印加关系走向,印度《经济时报》一篇文章标题写道:“印加争端动真格:下一步是徒手搏斗吗?”
(新华社新德里/渥太华10月15日电)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