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延平: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2022-09-23 10:47:12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詹国兵 李韧筠

延平城 (庄绍平 摄)

海峡循环现代农业园 (赵金后 摄)

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两泊位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赵金后摄)

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指导 (陈茂军 摄)

延平区加快产业延链聚群,通过“专业园+小微园”模式,培育一批绿色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省绿色制造业基地。图为三元林产化工循环经济园。 (赵金后 摄)

美丽延城山水相融 (吴道松 摄)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延平全区上下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如今,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生活殷实的新延平正在崛起。

回顾过去十年笃行,延平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998年10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延平区调研,听到“绿色金库”的故事后感慨地说:“如果闽北的杉木林都有这么高的蓄积量就好了”“你们是掉到金库银库里头了”(见《闽山闽水物华新》第580页)。全区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叮嘱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努力“画好山水画”,突出“生态美”,持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十年奋进,延平区不断求实创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的重要指示精神,选派11批2254 名科技特派员和50 个团队下沉服务,精心打造王台溪后、炉下下岚等一批科特派示范点,主导制定的《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福建省地方标准顺利发布。成功化解困扰库区18 年沉疴,库区用电秩序整治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优秀案例。

十年奋进,延平区不断团结拼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首要民生工程,40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891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慎终如始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

十年奋进,延平区不断奋力争先。弘扬廖俊波先进事迹,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全国农业信息化百强县等国家级先进称号,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光伏开发等5 项“国字号”改革落地先行先试。

十年奋进,延平全区人民风雨兼程、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延平答卷。

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由12∶49.8∶38.2 优化为8∶39∶53,绿色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8%,单位GDP 能耗下降25.9%。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建设高标准农田5.62 万亩,粮食、蔬菜产量分别达23.2 万吨、98.2 万吨。长富乳品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0 万粒优质国产百合种球繁育试种成功。工业加速提档升级,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97 项,16 家企业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三金电子、华孚电器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太阳电缆城、林产加工循环经济园等专业园区建成投产,机电制造、冶金建材两大产业迈向百亿级。第三产业提速进位,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海峡银行等3 家金融机构入驻延平,四鹤广场商圈获评首批省级示范商圈。延平区列入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区利用片区,新增A 级旅游景区3 个。

发展瓶颈逐步破解

举全区之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缔非法采砂点122 处,实施库区养殖网箱升级改造60 万m2,拆除关闭违规养殖场5722 家,完成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71 家,畜禽养殖污染转岗转产转业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主要河流及30 条小流域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妥善解决遗留问题123 个,不良贷款率0.71%,居全市最低位。强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积极推进“法治延平”“平安延平”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七五”普法成效获得省市高度肯定。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塔前镇虎山村等16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王台镇入选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阳光平台”线上竞拍服务让“暗箱操作”止于“阳光监督”,在全市率先举办“企业家下午茶”活动,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区机制体制均在不断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发展面貌更加靓丽

加快构建“一城两带四组团”空间布局,开发恒大、建发等高品质住宅小区8 个,杨真隧道、闽江路等新老城区互联互通项目建成通车,新港路一期全面完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8.9%提高到72.1%。城乡交通更加便捷,南三龙铁路、南平联络线高速公路、塔前高速互通、延平大桥等项目顺利通车。建成九峰山空中栈道、莲花山、金山体育公园等一批休闲设施、体育场馆,启动“三横四纵”立面改造、三江六岸夜景工程、工业路改造、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白改黑、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大力实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水、电、气、通信等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整治裸房1330 栋,改厕6754 座。智慧城管平台建成投用,13 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有序开展。金牛水泥等3家企业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绿色工厂名单,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9.7%,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4.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大攻坚战成效斐然。8 个村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斜溪村获评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百姓福祉在惠民利民中持续改善。

发展红利加速释放

作为千年古邑,延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东南邹鲁,理学名邦”之称,是中原文化入闽走廊和八闽文化发源地,是“双剑化龙”“程门立雪”典故的原生地,是理学大师“延平四贤”的活动地,也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军政生涯的起始地。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首届全国郊野钓鱼大赛、第二届福建省社区(乡村)体育联赛、“环延平湖”健康跑等旅游节庆和文体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连续3年的“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活动荣获国际国家信托组织(INTO)颁发的首届遗产保护卓越奖,都让更多的人关注延平、了解延平,全面展示了优美生态、绿色魅力、山水充沛的延平形象,有效提升了延平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新改建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16 所,中考综合成绩位列全市前三。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市第一医院综合楼建成投用,187 个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验收。养老服务设施持续健全,建成乡镇敬老院15 个、农村幸福院167 个,每千名老人床位从31 张增至40 张。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就业1.77 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发放低保金等各类惠民补助2.3 亿元。全面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连续九届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绿色金库”谱写新篇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重要文章在《求是》杂志发表20周年,8月26日,省、市举办了专题理论研讨会,借此东风,延平区在科特派第一村——王台镇溪后村,隆重举办“人人都是科特派”系列活动,共谋制度创新发展良策,携手奋进新时代科技强农之路。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心指导、总结提升的工作机制创新。1998年12月,为破解闽北“三农”问题,南平市选派一批农技人员下乡,首位科技特派员吴敬才被派驻到溪后村,自此,延平“三农”工作翻开了崭新篇章。23年来,延平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奋力推动科特派制度走在前列,全区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11批2254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484项次,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60%以上,特别是2020年我区成功突破国产化百合繁育种球技术难关,打破了百合种球的技术壁垒和进口依赖,成功培育推广国产化百合种球,带动花农亩均增收1万余元,王台镇也因此称之为百合小镇。目前,延平区已实现科特派工作站乡镇全覆盖,科技服务更是延伸至全区245个行政村,全区现有各级科技特派员220人,总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新一届延平区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叮嘱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以科特派工作机制为动能,努力“画好山水画”,突出“生态美”,在落实“双碳”战略上下功夫,无论是工业技改,还是招引项目,首先看能耗、碳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支持华孚等一批企业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路子,加快培育元力、华泰等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同时,积极发展文旅经济,保护传承闽北优秀传统文化,用好延平“绿色金库”、四贤文化、茶洋窑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文旅、茶旅、农旅结合,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焕发光彩、永续发展。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实施林分林相改造、花化彩化,狠抓松材线虫防治,坚决遏制畜禽、鳗鱼养殖污染反弹,建设绿色清新的延平“山水城”。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新一届延平区委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建功新时代、再创黄金期,在新的起点上全方位推进延平‘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落实好“12335”行动和“10+6”工作重点,沉着冷静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复杂形势,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用好老工业基地优势,依托南孚、南铝、太阳电缆等头部企业,与南平工业园区一道,抓好物联网小电池产业园、港后加工区等产业链延伸,实现“推陈出新”;坚持“一把手”招商,紧盯46个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抢抓福州都市圈政策红利,实现“承接转移”;发挥3万多名乡贤在外优势,做强保温、游乐、酒店三大特色产业,带动资金、制造业和人才回归,在“回归经济”上实现突破。今年以来,延平区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良好态势。仅上半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已完成29.39亿元,增长8.8%;建筑业产值完成36.6亿元,增长5.5%;共计减免房屋租金628.84万元,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34亿元;同时实施辖区技改项目57项,完成投资12.9亿元,居全市第2。仅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已达166.97亿元,增长1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增幅比一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非营利性工资总额增长7.3%;并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78人,为各类参保单位减轻负担952万元,2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1.88亿元。当前,区委班子正在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党的领导,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着力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水平;团结带领区各套班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主线,到一线去“解剖麻雀”,任务项目化推进、快速化响应、扁平化管理,落实好“12335”行动和“10+6”工作重点,在项目前期深化、招商落地、建设提速、征迁交地、技改扩产等方面全力攻坚,锚定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用担当实干谱写新时代延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詹国兵 李韧筠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