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沃野桑田绘巨变

2022-09-21 10:30:00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卢国华 张传生 汤燕飞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15.59亿元,较10年前增加229.84亿元;

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31元,较10年前增加11538元;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60158人全部脱贫,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46个贫困村全面出列;

……

一目了然的数据,正是十年来南平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壮大最为直观、最为有力的写实与呈现。

立政之本存乎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定不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闽北大地徐徐铺展。

坚决守好“三条底线” 

“这些年,国家一直很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很多好政策,让我们对种田更有信心了。”连日来,浦城县种粮大户马芳华忙着对经过烤田的稻田进行复水,以满足稻桩第二季生长需求,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2017年成为职业农民以来,马芳华种植水稻的面积在不断增加,从960亩发展到目前的4800亩,其中再生稻2700亩。他自豪地说:“依靠科技种粮,我一年的粮食产量大约是2.5万人一年的口粮。”

粮稳天下稳,粮足天下安。

▲在浦城县阳墩村,稻谷飘香,巨幅稻田画“喜迎二十大”光彩夺目。

十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端牢中国饭碗”的要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发展,坚持落实粮安党政同责原则,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保安全”原则,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累计完成3368.35万亩、产量累计完成1334.13万吨。

目前,全市拥有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建阳、建瓯、浦城、邵武、武夷山、光泽、顺昌)和4个全国粮食主产县(浦城、建瓯、建阳、邵武),耕地总面积达290.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47.04万亩,粮食面积和产量占全省23%以上,位居全省之首。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

一直以来,南平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把抓党建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原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举全市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全市上下万众一心、苦干实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攻坚克难,尽锐出战,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下“绣花功”,施“精准策”,发挥“绿”的优势,做出“创”的特色,乡村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走出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高质量精准脱贫之路。

▲武夷山岚谷乡后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复耕后的闲置荒田用于种植水稻、养殖稻花鱼,打造“以稻养鱼、以鱼育稻”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稳粮增渔、粮渔双收。图为9日,农民下田捕抓稻花鱼。 (林李冰 周长峥 摄)

因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和贡献突出,我市2个单位、3名个人分别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任务仍然艰巨。

为此,我市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通过深化“五个一百”“七销”扶贫政策,持续增强已脱贫地区和人口内生发展能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截至目前,我市无一人因疫情和灾情返贫或致贫。

乡村振兴步稳蹄疾 

日前,2022年“福建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在福州正式发布。松溪县、顺昌县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十,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省上推进乡村振兴有关精神,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工程”之一,确定为我市今后五年重点任务抓紧抓实。

与此同时,我市联合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制《南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阶段确定至2050年发展目标;积极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等,并将耕地保护、“三茶”统筹发展、种业创新、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四项行动”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9年,我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一带N点”示范带建设计划,并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美景、一带一主题”的工作思路,串点连线、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截至目前,全市7个县、12个乡镇、110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县、特色乡镇、试点村,3个镇获评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33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结合乡村振兴“双百”工作考评,评选出15个五星级示范村,30个四星级示范村,打造乡村振兴“一带N点”示范带64条。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松溪万前村风貌。(吴志伟 摄)

乡村产业强,乡村振兴才“有里子”。

十年来,我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千亿产业”进村、“武夷品牌”进村、“数字农业”进村,重点发展粮食、茶叶、果蔬、食用菌、畜禽、水产、花卉苗木、中药材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成功培育建瓯市水源乡桃源村等7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以及10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并且,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1家、农民合作社7821家、家庭农场4087家;拥有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5个国家级产业强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创建1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1个闽台农业发展示范县和27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累计引进示范台湾农业良种近300个,推广台湾农业五新技术辐射面积超过2万亩;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近年来,建瓯市立足茶叶生产、蔬菜种植、笋竹加工等传统农业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引进新品种,按照绿色生态化、基地规模化、品牌效益化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持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图为村民在建瓯市迪口镇霞庄村稻蛙生态立体种养示范点展示生态稻田蛙。(林善传 摄)

遍地开花的农村特色产业为闽北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美丽乡村留住乡愁 

金秋时节,走进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梯田稻浪滚滚,村民笑容满面,房前屋后花繁果盛,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优美宜居的环境让当地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同时吸引来多地游客游览,带动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念山村

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颜值刷新,跃然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湿地公园及中国传统村落,焕然一新的念山村是我市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

放眼闽北,像念山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很多,这些生态宜居特色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十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乡村“厕所革命”工程,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推动生态宜居建设,全面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百乡千村”路网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十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民企带村”机制,实现企业、乡村、村民三方共赢;建立优质农产品“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创新开展“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结对共建活动,打通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武夷山水”品牌体验馆、旗舰店遍布北京、上海及省内各区市县。

十年来,我市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明显,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全市1659个村(场)实现100%全覆盖;全面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集体所有成员,确保“量化到人、确权到户、户内共享”,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释放农村制度改革的红利。

一座座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们的精气神也有了改变。

乡村之美,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市持续加大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乡风文明建设,一股清新之风在广袤田野中吹拂,一幅“内外兼修”的富美乡村图景在加快绘就。

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

漫步闽北大地,风景不仅在绿水青山中,在如诗如画的人居环境中,还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中,处处展示着新变化、新气象、新干劲。

喜看沃野织锦绣,乡村振兴正当时。

如今的南平,

农业产业生机勃发、村居环境优美宜居、

乡风乡情淳厚朴实、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正阔步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康庄大道上。

(卢国华 张传生 汤燕飞)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