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分类施策,荒地不荒

2023-04-29 08:18:53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朱领军

昔日撂荒地,今朝春耕忙。在光泽寨里镇,镇村合资公司通过规模流转,多种经营,1000多亩“沉睡”土地“长”出了新希望;在建阳彭墩村,300多亩撂荒地经过改造提升,耕作条件极大改善,昔日的“沼泽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建瓯迪口,科特派在撂荒地里探索“稻渔共作”,提高了土地效益,吸引不少农户复耕复种……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复耕撂荒地提供了有益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南平“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资源稀缺,治理利用撂荒地既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又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整治撂荒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是关键。土地撂荒原因多样,如山垄田地块狭小耕作难、农村人口外流缺乏劳动力、单一作物种植效益低等。复耕撂荒地,要针对原因“把好脉、开对方”,只有让撂荒地能种、农民愿种、可种出效益,才能确保复耕的可持续性,避免撂荒地二次抛荒。

在治理撂荒地的实践中,我市多地也探索出不少好办法、好措施。例如,有的通过引进投资方,或成立公司进行融资,解决了撂荒地开垦资金短缺的问题;有的根据实际,采用“粮+中药材轮作”、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等,解决了撂荒地耕种效益低下的问题;有的则通过合作社托管,统一调配劳动力,解决田地无人种的问题……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市已通过各种模式开发利用撂荒地近6万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找出耕地撂荒的原因,找准解决的路径,遭人嫌的撂荒地定能成为村民争相耕种的“希望田”。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