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咖谈绿色资管提质升级之道

2023-05-24 08:15:46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记者 林李冰 张筱惜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随着中国资管行业步入“大发展”时代,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中国资管行业如何与数字化技术更好融合应用?在第四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资管大咖谈”主题论坛上,众多大咖齐聚一堂,畅谈绿色资管提质升级新路径。

“资管新规”带来挑战与机遇

“资管新规”落地执行已满周年,这一年对整个资管行业而言,意义非凡。中国人民银行原征信中心副主任汪路,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央视财经特约评论员、海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吴庆展开第一轮对话,多角度解读“资管新规”对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这十多年来,特别是‘资管新规’出台后,资管行业发展非常快。总体上风险可控,也是健康的。我完全赞同‘大资管时代开启了’的判断。”汪路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为银行机构的一员,“资管新规”的实施带来的变化,吴庆有明显感受。他说,新规给行业带来了四个层面的变化:推动中国金融结构从“银行主导”转为“市场主导”;出现了理财这个新兴行业,也就是所谓的大资管、大理财;资金价格发生较大变化,不同理财产品风险、收益不同,利率拉开了差距,形成结构化利率;基金的净值化管理成为大资管的通常做法。

展望今后的资本市场,杨德龙提出了他的新思考。他指出,很多企业在投资上缺乏信心,选择把钱存到银行,不少居民同样存款增多。这些资金主要是没看到较明确的经济复苏和投资机会,暂时存在银行,寻找投资机会,相信未来居民持续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会比较明显。

杨德龙认为,要大力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繁荣了,企业可以融资,扩大再生产,实现转型。资本市场繁荣了,投资者赚了钱,就会拿出钱来消费,消费增速也就上来了。

引金融活水“滴灌”实体经济

“宏观经济形势基本运行态势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前提。”在第二轮主题对话中,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针对“资管与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开启话题。

“当前,宏观经济指标明显回升,总体经济状况向好。虽然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有信心。”中国人民银行原参事、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原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原局长吴国培分析说,我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结构上既支持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发展,也支持“三农”、小企业等薄弱环节。

“当前消费呈现结构性复苏特点,投资亦如是。”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资管行业要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让企业估值更加合理,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合理的定价,从而激活存量,间接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让庞大的国有资产能够为全体民众创造更多财富。

“要帮助投资者坚持长期持有且减少交易磨损,提升用户获得感,这对行业发展非常重要。”蚂蚁财富开放平台总监申远从微观视野解读经济态势,她建议,通过服务的方式,生动、接地气地将行业知识普及给用户,让用户明白投资背后的逻辑。

资管行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第三轮主题对话中,嘉宾们以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围绕资产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成果和前景等方面,探讨数字化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从研究互联网金融到现在研究金融科技、数字金融,明显感觉到行业的一个巨变,那就是不谈科技就没办法讲金融。资管行业也是这样,行业科技投入从最初几万元到去年已达几千万元,出现显著的变化。”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金融科技在资管行业的应用与互联网金融呈现同样的规律性,目前大资管行业无论是银行系、保险系、证券系,还是信托系、基金系,都热衷于投入做科技平台、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的探讨和应用。

“以前大家都讲互联网金融是站在银行门外的‘野蛮人’,我今天想讲的是数字化的资管是站在传统商业银行里的‘文明人’。”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提出观点。

邓海清解释,传统金融本质上是当铺金融,交易的本质是固定资产,所以过去工业化、城镇化重资产时代,也是商业银行高速发展时代。未来,交易数字化资产是趋势。“举个例子,如果武夷山的空气按负氧离子数量来计算资产价值,那数字化资产、绿色资产就会产生现金流,成为新金融。”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