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美乡村|龙斗之变

2023-07-12 11:24:26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

内容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次深入邵武乡村调研,寄予殷切期望。20多年来,邵武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建设“形神兼备”的美丽乡村,实现了生态宜居新蝶变,打通了“两山”转化新路径,绘出了美好生活新图景——

龙斗之变

“龙斗,龙斗,要做龙头。”1998年1月19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调研,对乡亲们寄予了厚望。

20多年来,龙斗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围绕粮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流通市场搞活、农村环境治理等六个方面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龙斗之变”——去年,龙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村财收入达187万元;先后获评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成为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村子靓起来

对主干道沿线庭院、田园的乱堆放等问题集中整治,开展房屋修整粉刷、庭院改造、屋外立面彩绘……连日来,龙斗村开展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今年以来,我们村已投入80余万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村下派第一书记游旭辉介绍。

“没想到,我们龙斗村如今的变化这么大。”连任4届龙斗村党支部书记的冯开云十分感慨。1998年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邵武调研,他走进龙斗村民家中,其中就有冯开云的家。

20多年来,龙斗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村容村貌上下了不少功夫——按照村庄“多规合一”规划要求,完成了村庄规划修编,实施农房立面改造、缆线下地、道路白改黑、台湾团队乡建乡创、村容村貌提升、“五个美丽”建设等项目,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三清一改”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龙斗村的变化,村民杨光华也看在眼里,“我们村是邵武最早通公交车的村,村里建起了党建文化长廊、公园、环溪漫步道、停车场,还开发了沙雕艺术创作基地、农耕文化园,越来越美了。”

龙斗村的美,不仅美在村容村貌,更美在精神和内涵——通过举办“德孝节”“书香节”等文化活动,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和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成了远近闻名的无案件、无上访、无诉讼、无邪教“四无村”。

产业壮起来

“这几年,落地村里的项目还真不少,鳗鱼厂、承天药业、云灵山旅游、闽台农业示范基地、沙雕文化体验项目……”村支书兼主任梁伯安如数家珍。

瑶理药业,是龙斗村最早引进的一个大项目。那时,村里学习浙江经验,对企业用地“零收费”。企业投产后,因生产用水量大,影响到了周边村民的生活用水。对此,村里及时跟进协调,投入村财重新修建了一条自来水专线直通企业,并完善灌溉设施,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水,让企业得以顺利运转。

“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创业,我开始有些担心。但是,三任村支书带领着党支部一班人,不辞辛苦,用真情、热情感动了我。”云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祖良介绍,去年,云灵山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

“这些年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们转变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产业不断壮起来。”梁伯安介绍。

龙斗村组建起了“功能型党小组”,实施“支部+功能型党小组+行业组织”的服务机制,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党群联动,努力做足绿色转化文章,把当地的“土特产”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龙斗杨梅长势好、售价高,全村种植杨梅3000多亩,收入达720万余元。如今,“白色”萝卜、“红色”杨梅、“黑色”中草药、“蓝色”水产、“绿色”花卉苗木、“黄色”有机水稻,加上“金色”康养旅游,组成了龙斗独具特色的“七彩”产业。

日子好起来

“我和老婆都在承天药业上班,离家不到两里路,两个人一年工资加起来有七八万元。”今年51岁的龙斗村瑶理组村民王和柏,对现在的日子很知足。

像王和柏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村里光花卉苗木企业就有13家,还有福建省青竹竹木业有限公司、福建承天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村民在家门口不仅能就业还能“择业”。

今年初,龙斗村新建了直播基地。“85后”青年刘少明2020年返乡当起村里的河道专管员,兼任村通讯员。最近,他谋划着入行电商直播,进入“新赛道”。

宜居、宜业、宜游,龙斗村的村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进发。

如今,走进龙斗村,咖啡馆、茶馆面朝稻田,揽尽花鸟风月;沙雕艺术创作基地里有着形态各异的沙雕,成为大伙儿休闲散心的好去处;4A级云灵山旅游景区就在村头,探险、娱乐、休闲,想怎么玩都行……

龙斗,越来越成为城乡要素的流动、融合点,一个个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这里催生,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异乡客在这里创业、扎根。今年1月,龙斗村被评为南平市乡村振兴五星级示范村。

“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借鉴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让龙斗村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继续走前头、当龙头,让大伙儿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梁伯安说。(记者 徐陆锋 通讯员 万琪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