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延平:富硒稻种出田野新希望

2023-07-13 08:59:52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詹国兵

小暑时节,延平区王台镇坋垱村一个山坳里,种粮大户李安元的单季富硒稻已进入孕穗期,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科技特派员宗芳用手机视频连线,指导李安元:“老李,现在要喷施第一次富硒肥了。一亩地使用半瓶富硒肥,按照每瓶1:500的比例兑水稀释,均匀喷施于水稻叶面,以叶面不滴落水为准。最好是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早上喷施或者傍晚用无人机喷施。”

去年,坋垱村与福丰稻谷专业合作社签订300多亩优质富硒稻种植产业链示范推广合同。

种植富硒稻,对于李安元等农户来说是件新鲜事。“富硒稻对生长环境、地力把控方面都有着更高的需求,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达到富硒稻的标准、质量,价格才能有保证。”李安元坦言,从种植到收割,需要按照统一规范、标准来做,还好有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帮助,他们经常前来对富硒稻种植和管理进行指导。

李安元所说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是指在延平区委推动下,由南平市粮油质量监测站技术负责人宗芳等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组建成立的“延平区优质稻谷技术开发科特派组团”对接福丰稻谷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优质富硒稻种植示范推广。

“硒在水稻生长期间通过‘土壤—水稻根系—水稻茎叶—稻谷’迁移转运规律,被植株转化为人体可直接吸收的有机硒元素,将硒富集到稻谷籽粒中,从而生产出营养价值丰富的富硒米。”宗芳介绍,从2018年起,团队通过3年多努力,攻克了闽北地区富硒稻种植的技术难题,“经检测,这种稻米硒含量平均每公斤可达0.2毫克。团队帮助合作社成功申报省科技厅补助项目《优质富硒稻种植产业链示范推广》,拥有富硒稻种植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福丰稻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彩宜告诉笔者,目前合作社在延平推广种植2000余亩,年生产富硒稻稳定在80万公斤。合作社还注册了“亿品健”“闽北山泉”等富硒大米商标,加强产品检测,保证产品质量。

截至目前,在科特派团队的有效帮扶下,福丰稻谷专业合作社已在南山、王台、塔前等乡镇推广种植富硒稻面积2300多亩,带动近800户农户种好粮、多增收。

作者:□詹国兵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