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全链升级,唱好“产”字歌

2023-07-13 09:14:19 来源: 大武夷新闻网 作者: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做好“土特产”文章,必须在“链”上拓展,在“融”上发力。南平着力在纵向上贯通产加销,横向上融合农文旅,促进一产接二连三,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由单一的产品竞争走向产业链竞争,多维度多层次让“土特产”增值。

延伸产业链条——坚持系统观念,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强化链条梳理,补链延链扩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主体培育——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打造农业产业化有机联合体,为农业产业化奠定基础;强化要素保障——在土地流转、劳动力支撑、科技导入、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方面创新机制、下足功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闽北乡村产业的全链升级,为“土特产”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南平的好生态、好产品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近年来,我市在茶产业上,坚持“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全产业链谋划推进,全力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全市建成48万亩绿色生态茶园,全产业链产值达410.5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25.6%,占全省四分之一。图为采茶工在武夷山生态茶园采茶。

(本报通讯员 摄)

7日,在建瓯市迪口镇稻螺综合种养基地,建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练进旺(右三)指导田螺养殖技术。目前,迪口镇稻螺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45亩,其中稻螺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被列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渔业科技示范基地”。近年来,我市发挥科特派发源地优势,搭建“绿色产业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进一步提升科特派精准服务产业的水平。

(魏永青 葛悦月 摄)

日前,在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加紧组装竹木制品。近年来,我市抓住“以竹代塑”机遇,坚持全竹利用、全链开发,统筹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文化、竹工艺文章,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超过48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带动竹农每年增加收入在10亿元以上。

(卢国华 摄)

延平被誉为“中国百合之乡”,是国内百合鲜切花第三大主产区,百合鲜切花产量位列福建第一。2022年,延平区种植百合1.2万亩,年产值6.3亿元。近年来,延平出台产业规划和优惠政策,引导花农成立协会,抱团发展,并导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延平百合”品牌,促进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花农在包装百合花。 (王家盛 摄)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