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敢为争先的胆识更加彰显

2024-02-06 11:26:5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东南形胜,八闽潮涌。去年以来,省委组织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积极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氛围,提振了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奋进的良好态势,敢为争先已成为全省上下的普遍共识。今年省委部署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就是要在“敢”字上久久为功、持续用劲,引导党员干部在谋划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敢打头阵、勇当先锋,以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昂扬姿态奋起再进。唯有拿出攻坚克难、求新求变、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干劲,才能让敢为争先的胆识更加彰显。

敢为争先要迎“难”而上。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敢为人先、爱拼会赢,是融入福建人血液里的基因。从“下南洋”到“出海从商”,福建人从未停下闯荡世界的步伐,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上世纪80年代,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开启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先河;福建民营经济以“三来一补”起家、“三闲”起步,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一次次“敢为天下先”的背后,是立足实际的开山拓路,是依托优势的敢作善为,是无惧艰险的乘势而上。新时代新征程,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困难压力前所未有。特别是当前我省经济恢复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靠,行业、企业、区域之间的恢复不平衡,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不佳、预期不稳等问题还较为突出,补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等短板任务依然艰巨,社会领域一些新的风险因素仍不容忽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不怕困难、不惧艰险,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敢为争先要向“新”而行。“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敢为争先的过程,也是革故鼎新的过程,体现在工作质量和效果上求最优、努力当先进,更体现在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敢闯敢试、争当“先行者”。要把握先立后破的原则。“立”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破”就是要坚决破除不合时宜、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观念桎梏和利益藩篱。无论是调整政策还是优化机制,都必须坚持先立后破,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要用好改革求变的方法。改革风劲,百舸争流。多年来,福建人书写了一个个敢拼会赢的奋斗故事,形成了一个个响当当的改革品牌。事业越发展,改革越要深入。这就要求我们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法贯穿各项工作之中,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纵深推进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典型推广,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求突破走前头。要探寻开拓创新的路径。敢为,就是要抛开惯性思维,跳出惯有套路,致力出奇制胜。以文旅经济为例,近期哈尔滨冰雪旅游持续火爆,“南方小土豆”变成“南方小金豆”,元旦假期实现旅游总收入近60亿元,逼近我省全省同期旅游收入体量。这次哈尔滨旅游现象级火出圈的密码就是富有创新思维,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我省拥有生态、海洋、红色、文化、侨台等诸多比较优势,只要不断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创新赋能、多业融合,定能提升文旅经济发展能级,使之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增量。

敢为争先要担“责”于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当前,一些干部顾虑多、包袱重、不敢为等现象依然存在,既有抓发展的焦虑,也有守底线的恐慌,还有带队伍的困窘。干部想不想干事、敢不敢担责,内因是个人觉悟,外因在组织引导。就干部个人而言,要摒弃“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心态,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一方面,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消除隐形台阶,对在重大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工作实绩显著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因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的干部真容错敢纠错,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让他们打消顾虑、轻装上阵,腰杆子真正硬起来,以敢闯敢试、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